【印聯傳媒網訊】從微信屏蔽快的紅包開始,互聯網公司的各大動作就都變得敏感起來。昨天下午,“微博封殺微信”的消息迅速席卷開來。光看題目就能引起廣泛的關注,更何況是在微信屏蔽快的打車,微博宣布將與阿里深度合作之后。而負責用戶運營的劉新征極度否認與快的有關,不免讓人對微博刮目相看,如果真是出于自身考慮,主動屏蔽微信,微博魄力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隨后微博卻不爭氣地表示,只是“清理通過粉服私信群發功能、自動回復、自定義菜單下發二維碼圖片和營銷信息的賬號”,并非屏蔽微信。劉新征也是再三表示,微博與微信不是競爭關系。小鯨認為,正是微博很長時間以來的畏手畏腳,導致養虎為患,而等到微信勢不可擋時,微博失去了最佳時機。
第一,微信步步緊逼,微博用戶被搶走。曹國偉表示:由于中國市場上很多人都同時使用微博和微信這兩種產品,在一款產品上花費更多時間,就意味著在另一個平臺上投入時間的減少。所以,實際上,微博與微信是具有競爭關系的。微信發布雖然只有不到四年,但是其功能做出了大量的改進。朋友圈、微信紅包、公眾賬號、微商店、視頻通話等等,功能的豐富優化了用戶的體驗,加上QQ龐大的用戶基礎,微信在移動端迅速擴張。
相比之下,微博發布之初更偏向于PC端,在移動互聯網大潮的趨勢下,微博在移動端的努力是不明顯的,只有一款APP,不管是界面還是功能,都沒有做出更多的革新。微博花大力氣對PC端進行優化,反而引發了用戶吐槽,在更新方面,微博完敗,被微信搶走用戶也就不奇怪。
第二,微博為微信作嫁衣,失去核心功能。微博最核心的功能無疑是信息交流,在傳統網站沒落之際,微博成為新聞傳播和信息交流的主要陣地。而當微信公眾賬號出現時,微博沒有采取果斷措施屏蔽公眾賬號,一味地開放。微博的巨大流量為微信公眾賬號的推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加上朋友圈和微信群的輔助,微信逐漸成為信息交流的主要平臺。用戶不再是打開微博看信息,而是習慣打開微信。微博最核心的功能被取代,陷入不可避免的衰退。
此外,微信公眾號的崛起導致微博的眾多大V轉移陣地,很直觀的感受是,大V的活躍度遠遠不如以前。大V模式是微博十分有益的變革,粉絲可以與大V互動,提高了微博的活躍度,而大V轉移到微信,對微博來說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第三,破壞的用戶體驗,微博成免費營銷陣地。微信為提升用戶體驗,在今年5月發布公告表示將對從事營銷的個人微信號進行聯系人數量限制,清理朋友圈“賣貨”“代購”行為。微信清理營銷賬號,微博反而成為了營銷賬號的免費推廣陣地,破壞了用戶體驗。微博在上市之前,曾經發公告要求禁止推廣微信公眾賬號,可時至今日,才處理微信營銷賬號,動作遲緩可見一斑,付出的代價就是破壞用戶體驗。
評價:
如果歷史可以假設,微博在微信誕生之初就將其及時屏蔽,微信在推廣起來恐怕會遇到很多困難,或許騰訊需要花大力氣扶植一個新的平臺。對于新浪微博來說,或許不會被沖擊地這樣嚴重。如果新浪能夠花大力氣發展移動端,增加功能,優化用戶體驗,或許微博的發展態勢甚至會超過微信。但是,這一切都是假設,微博動作過于緩慢,對開放過于執著,最終坐失良機,在微信的沖擊下,逐漸失去了活力。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