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日,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發布《關于推動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支持新聞出版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同時,官方的目標是,到2015年,數字出版產值應達到新聞出版總產值的四分之一。

近日,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發文明確,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將支持新聞出版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同時,支持出版企業申報數字出版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乃至國際標準,電子書有望出臺國家標準。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關于推動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如此明確。同時,官方的目標是,到2015年,數字出版產值應達到新聞出版總產值的四分之一。
電子書國家標準“道阻且長”
《意見》要求,通過三年時間,支持一批新聞出版企業實施一批轉型升級項目;基本完成優質、有效內容的高度聚合,盤活出版資源;再造數字出版流程;實現行業信息數據共享,構建數字出版產業鏈,初步建立起一整套數字化出版的標準體系和規范。
《意見》把數字化轉型升級標準化提到首要位置:支持出版企業對《中國出版物在線信息交換(CNONIX)》、《多媒體印刷讀物(MPR)》國家標準開展應用;支持出版企業研制企業標準,并支持以企業標準為基礎申報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乃至國際標準。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出版界資深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統一標準對降低數字出版行業上下游的成本十分重要”。以電子書為例,如果文字、圖片等內容格式、軟件硬件格式能統一,那么電子書就可在多數設備上閱讀,即可降低企業成本,也便捷用戶的使用。
但是,統一數字出版標準并非易事。這是因為,數字化出版技術還處于飛速發展階段,當技術出現飛躍,標準隨時可能被刷新。同時,在國內,統一標準的共識并不容易形成。
這位人士指出,在美國,數字出版更多是由很多大型技術公司或相應的協會制定標準,因此共識度較高,并能不斷進化。但是,中國現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跟市場間的契合度不是很高,而相關企業也不一定完全認可官方制定的標準。
他舉例說,以前,出版社提供電子書給當當、京東、中移動等渠道,都需要不同的內容格式,其實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因此,未來,“出版社、軟件公司、硬件公司等多方參與協商,對于標準制定是至關重要的”。
同時,《意見》要求各類出版企業探索數字化轉型升級新模式。針對教育出版,支持企業開展電子書包應用服務項目,同時基于用戶數據分析技術,建設個性化定向投送平臺(B2C模式),基于集團化學習建設出版資源投送平臺(B2B模式)。
針對專業出版,《意見》支持企業按服務領域劃分、聯合探索專業數字內容資源知識服務模式;針對大眾出版,支持建設作者資源管理系統,選題熱點推薦與評估系統;探索生產與消費互動的定制化服務模式,形成線上與線下互動(O2O)的出版內容投送新模式。
新聞出版數字化將獲專項資金支持
《意見》明確表示,加大財政對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將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作為重大項目納入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范圍,分步實施、逐年推進。同時,《意見》還要求加強數字出版人才隊伍建設。
對于財政支持,上述出版界資深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任何行業從物理世界轉向數字世界,其升級的過程都需要成本付出。以紙質書轉向電子書為例,在起步階段,出版社、硬件商等產業鏈中的公司基本都是不賺錢的,“這個成本誰來承擔,現實中有多種模式”。
他解釋道,一些強有力的大型渠道公司,比如蘋果、亞馬遜、中移動等,可能愿意出資去培育市場;也有一些電子化升級,初期成本由風險投資承擔;而當行業需要長期資金支持時,財政資金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然,更關鍵的是怎么用好這筆錢。
但是,也有專家也對大眾出版數字化的市場前景表示擔憂。一位長期從事數字出版的人士就認為,在大眾出版領域,如果沒有技術上的重大突破,目前數字化出版的商業模式實際已遇到了瓶頸。但是,在教育、專業數字出版領域,目前剛剛起步,未來可能有更多的機會。
在他看來,紙質書的盈利模式可能比電子書還要更好一些。這是因為電子書售價較低,對企業而言,降低的成本很有限,這導致產業鏈上各個環節收入也很低。未來即使電子書銷售達到紙質書的規模,假定全民閱讀量保持穩定,整個出版行業產值也不會有很大增長。
此次《意見》還提出,從產業政策上,將支持企業采購用于出版資源深度加工的設備及軟件系統、用于出版業務流程改造、復合出版產品生產與投送的軟件及系統、版權資產管理工具與系統,等等。
中國此前發布《數字出版“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要求,“十二五”期末,中國數字出版總產出力爭達到新聞出版產業總產出的25%,形成20家左右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出版骨干企業。
2014年3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曾表示,“將在堅持網絡出版權特許經營前提下,允許社會資本廣泛進入數字出版非特許環節,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源在數字出版領域合理流動”;同時,“占據標準制高點,尋求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4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中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的接觸率首次超過半數,達到50.1%,較2012年上升近10%;具體而言,超過44%的成年國民有過網絡在線閱讀經歷,近42%的國民有過手機閱讀經歷。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