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快印行業近幾年正在以高速整合的速度在發展,數碼印刷的網絡交易平臺來促進數碼印刷與網絡系統的融合。
與動輒千萬的大型印刷設備相比,高檔數碼印刷設備的價格并沒有成為大型傳統印刷企業投資的門檻,傳統印刷企業更看中設備的結構、功能、印刷品質及適用性。據了解,目前傳統印刷企業采購的多是如柯達NexPress、惠普Indigo一類的多色數碼印刷機,以應對個性化的商業印刷,走高端產品路線,而以短版書刊印刷為主的出版印刷企業則多采用奧西、富士施樂等廠家的單色或多色設備,以短版圖書、補版圖書印刷為主。
設備利用率低
據了解,在主要數碼印刷設備的使用率方面,沒有企業能夠達到“滿負荷運轉”。據調查,使用率為80%~100%的企業為18%;使用率為50%~80%的企業為9%;使用率為30%~50%的企業最多,達到了55%。此外,有18%的企業使用率在30%以下。開工率不足,這已經成為困擾開展數碼印刷業務的企業的一大難題。
贏利模式在探索
從涉及的業務領域看,在已經開展了數碼印刷業務的印刷企業中,社會散件在其業務組成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其次是為出版社生產樣書和生產郵票等個性化產品。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國內數碼印刷尚未形成良好的運營與贏利模式。
至于印刷企業開展業務的方式,目前也是很多選擇,但大多數企業還是會通過專門的業務員來承接訂單;其次就是通過自己的網站接單;而選擇“坐等客戶上門”、“分散收活集中印刷”、“與其他網站合作進行接單”、“網絡接單與業務人員攬收相結合”以及“其他方式”的受訪企業只是極少數。
從長遠發展看,數碼印刷要想得到真正的發展,必須解決業務攬收模式的問題。數碼印刷的業務,最大的特點是短版和個性化。如果像目前主要依然通過專門的業務人員去跑客戶承攬業務,那么其效率將變得非常低下,也不可能真正實現規模化生產。同時,人工攬收還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攬收成本的居高不下。這部分成本無法降低,那數碼印刷的整體成本也就無法降下來,而任何一個終端客戶,都不愿意將錢花在他們認為不值得的東西上,結果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成本偏高
在談及數碼印刷在中國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時,很多企業反映成本偏高。這與數碼印刷制造商反映的問題不謀而合。
而那些“印刷質量不如傳統印刷”、“能夠使用的承印材料可選擇余地較小”、“市場定位有問題”等往常人們認為可能是阻礙數碼印刷發展的因素,行業內都已成為被忽視的“角落”這表明,數碼印刷設備的性能和質量已經完全能夠滿足大多數用戶的生產要求,數碼印刷的設備制造商或許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降低設備成本,如何幫助客戶進行市場、產品開發,如何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務與培訓等方面。
業務短缺
數碼印刷得益于短版印刷,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就我國目前現狀,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中國的中小型印刷廠投資過剩,加上勞動力價格低,很多企業為維持生存接活時的起印量越來越低,在千份以下的比比皆是。這種情況造成了在國外看來是短版印刷的活件(比如2000份),在國內反而可能會在印刷廠生產。
經過對一些數碼印刷設備制造商的調查發現,在談及數碼印刷與傳統印刷的贏利平衡點時,2000份成為設備制造商普遍推薦的臨界點。但從北京市場大部分快印店經營的實際情況看,500份甚至150份的業務,很多快印店也是采用傳統印刷技術完成的。在國內,或許只有一兩百份的超短版業務,客戶才會選擇采用數碼印刷去完成。從這個角度考慮,數碼印刷市場要想得到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些都是快印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唯一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培訓。印聯培訓是中國快印聯盟旗下快印培訓機構,致力于快印行業的快印營銷和快印管理。通過積分制管理打造老板無職守式管理,企業管理績效倍增。是中國快印行業的黃埔軍校。
印聯培訓擁有從業多年資深培訓經驗的專家團隊,都具有多年的實戰經驗,通過分析目前的快印行業的經營現狀,以實戰分享及情景互動的培訓方法,讓學員了解和掌握圖文快印企業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運營方法,迅速提升團隊凝聚力、生產質量和銷售業績,同時提升客戶管理和服務的能力。培訓課程從快印店店面管理、人才管理與培訓、物料與設備管理、店內營銷、銷售團隊組建到電子商務應用多角度設置有專門的培訓,已為全國圖文快印企業培育了眾多優秀人才,依托于印聯傳媒豐富的行業資源的強大的專家團隊,
快印行業未來發展,不僅僅就是走網絡接單的方式,而且需要有數碼印刷的網絡交易平臺來促進數碼印刷與網絡系統的結合,從而走上電子商務化的道路。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