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深圳金融辦等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新的管理辦法,重新明確登記備案程序。

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出臺之后,深圳監管層方面開始釋放收緊信號。昨日,經證券時報·蓮花財經(ID:lianhuacaijing)記者向業內人士核實,自2016年1月1日起,深圳市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名稱及經營范圍的商事登記注冊,短期內恐怕難重啟,而現存P2P平臺等互聯網金融平臺預計不會受重大影響。
流傳文件截圖顯示,應深圳市金融辦文件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暫停全市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名稱及經營范圍的商事登記注冊。其中,名稱行業用語為“互聯網金融服務”的不再核準,經營范圍表述為“依托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務”等也不再核準。
當日上述部門官網尚未公示該文件。《深圳商報》報道稱,該文件屬實,目前僅為工作聯系函,深圳市監管管理局仍在與深圳市金融辦溝通中。
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向證券時報·蓮花財經記者表示,已經確認深圳市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注冊屬實,預計短期內不會恢復。
網貸之家創始人徐紅偉向記者確認上述文件屬實,注冊暫停預計至少會持續半年。
截圖顯示,目前深圳金融辦等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新的管理辦法,重新明確登記以后的備案程序。
深圳市作為全國互聯網金融最活躍和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深圳金融辦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全市互聯網金融企業達到2048家。第三方互聯網金融統計機構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以P2P網貸平臺為例,全國共有4948家,交易金額突破1萬億元,而深圳的互聯網金融注冊企業數目和交易規模均居全國前列。
監管方面,2014年初深圳頒布了《關于支持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成為國內首個發布實施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政策;2015年又頒布《深圳市2015年金融改革創新重點工作》,引導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推動制定P2P(網絡借貸平臺)、股權眾籌自律公約和行業標準。
“這次是收緊信號,不是‘堵死’。”徐紅偉一再向記者強調,本次出臺政策的重要背景,一方面,《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出臺,互聯網金融概念、營業范圍等需要上層監管部門重新界定;另一方面,近期問題平臺數量比較多,暫停新增平臺也是一種回應。第一網貸統計顯示,2013年以來,P2P網貸行業已經發生各種問題平臺1518家,其中2015年問題平臺占比超過七成。
去年12月28日,銀監會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研究發布了上述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平臺的信息中介職能,意見反饋截至1月27日。曾光表示,近期將會提交深圳互聯網金融企業反饋意見,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和備案登記流程待細化,銀行資金托管難等方面。
“相比預期,征求意見稿在注冊資本等方面的‘硬規定’不多,但是信披等‘軟規定’不少。”曾光表示,預計細則反饋結束后,中央確定互聯網金融管理相關條例后,地方才會跟進。
徐紅偉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平臺“門檻”已經越來越高,不過長時間暫停注冊,對現有平臺估值不會產生重大影響。網貸之家統計顯示,2015年新上線的網貸平臺平均注冊資金約為3885萬元,相比2013年增長近四成,其中,上市公司入股網貸平臺接近50家。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