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昨天微信公眾平臺推出數據統計功能,方便運營者更好的運營,皮皮精靈自媒體平臺也在之前推出自媒體的數據統計功能,后期將融合解決多平臺的統計工作。微信公眾平臺推出數據統計功能將引起3個變化。

8月29日晚,微信產品團隊通過服務號“微信公眾平臺”發布消息,宣布“微信公眾平臺增加數據統計功能”。與此同時,細心的用戶發現登陸微信公眾平臺,后臺界面上增加了“數據統計”的新菜單,菜單中分為用戶分析、圖文分析和消息分析三大項,用戶可以查看從2013年7月1日起的數據情況。盡管這次“數據統計”功能在微信公眾平臺灰度上線,但將引起的3個變化微妙而不乏戰略意義,值得重視。
變化一:大數據,提高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水準
此次推出的數據統計功能第一項,是“用戶管理分析”,分為用戶增長和用戶屬性兩部分,其中用戶增長包含新增人數、取消關注人數、凈增人數和累積人數四個要點。而用戶屬性部分放出了性別、語言、省份、城市四個要點,讓我們隱約感到大數據在微信公眾平臺的真正應用。
當然,隨著數據統計功能的推出,可以查看的數據更多更全和更細,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水準也就相應提高。微信產品團隊如何處理和應用大數據或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行業新標桿。
變化二:打開天窗說亮話,商業價值可量化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就能想起今年7月10日程苓峰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孕峰”發表了《自媒體廣告效果如何?看俺數據》,沒想到馬上受到了自己的廣告主明道的抨擊,掀起互聯網科技圈的爭論。的確,光是黃婆賣瓜自賣自夸,沒有數據說話,可信度很低。很長時間來,活躍在微信公眾平臺的帳號特別是自媒體的帳號,苦于自己的商業無法更準確的量化。
更多的時候,自媒體靠著聯盟除了形成整合資源的能力,還增加了帳號渠道,去吞吐更大的營銷業務。既然打開天窗說亮話,就會有人通過種種“作弊”的手段,來放大自己微信公眾賬號的商業價值。未來微信公眾平臺上的加微信粉絲、刷圖文頁閱讀數和原文頁閱讀數、分享轉發作假的需求會變大,淘寶上賣粉、刷量的店家,又多了一條活路。拋開這些,仍然可以看到微信公眾平臺數據統計的向商業價值,客戶也會更放心。

變化三:逼格提升,加劇自媒體平臺間的競爭
互聯網行業的數據一直是讓許多人持懷疑態度的,“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在一次沙龍上對著某個互聯網公司的一幫人問,你們的數據能信嗎?用戶對數據統計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剛性,而目前除掉騰訊微信公眾平臺這個自媒體平臺開放了數據統計功能,視野所及,所謂的網易云閱讀自媒體平臺、搜狐自媒體平臺、360自媒體平臺、新浪視野自媒體平臺,都還沒有開放,抑或,是大家不敢?
微信這次等于了提升了逼格,帶頭大哥公布了數據,弟兄們不好意思公布,這個游戲還怎么玩?中國的所有自媒體平臺都會因為微信這一項小小的功能推出,加劇彼此的競爭。如果《時代周報》的首席記者李瀛寰同時在好幾個自媒體平臺都能查看到自己帳號的數據,日子一長,時間久了,因為數據而呈現出來的平臺優劣,會不會讓她夜長夢多,最后在平臺的看重和選擇上有傾向性呢?這必須是各個自媒體平臺都應該去認真思考的問題并且加快提出解決方案。
微信公眾平臺從昨日開始增加數據統計功能。公眾賬號運營者將能在后臺看到包括用戶數增減、用戶身份屬性、圖文消息閱讀人數、消息分享轉發人數等方面的各類數據統計,以此了解自己賬號的實際運營效果。
微信公眾平臺將數據統計分為了四個類型,分別為用戶分析、圖文分析、消息分析和開發支持。
用戶分析中,運營者可以了解到賬號的用戶群特征。一些關鍵的指標包括新增人數、取消關注人數、凈增人數等趨勢都分別有相應曲線圖和數據表來顯示。在用戶的身份屬性中,還可以看到用戶的性別、語言、省份分布數和各類占比情況。

圖文分析統計中,運營者比較關心的數據已都有詳細的顯示,比如圖文消息中的每篇文章有多少用戶接收,真正點進文章進行閱讀的人數、該文的分享轉發人數和次數、圖文轉化率等數據都可以查閱。
此外,后臺也提供了按照圖文頁閱讀人數、分享轉發人數進行排序的功能。借此,運營者將能直觀地了解到在相應的時間段內,有哪些文章最受讀者歡迎。
在消息發送統計中,提供的則是用戶向官方賬號發送的消息數統計,以幫助運營者了解賬號的互動情況。
成為開發者的公眾賬號,則可以查看接口調用的相關統計,比如調用次數、失敗率和平均耗時等。
據微信團隊在公告中介紹,此次的數據統計均從2013年7月1日起。每日數據會在第二天上午進行更新。自此,微信公眾賬號的運營者終于可以借助這些數據來優化相關的賬號管理。
本文由印聯小黑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