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昨日中國電信公布的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中國電信今年上半年營收1575.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1%;股東應占凈利潤為102.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9%;每股基本凈利潤為0.13元。

至此,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的上半年業績悉數出爐。中國移動(00941.HK)、中國電信、中國聯通(600050.SH)三家公司上半年合計凈利786億元,平均每天凈賺4.4億元。
從體量上看,在786億元的“大蛋糕”中,中國移動獨享631億元,巨無霸地位穩固;但從利潤增速來看,聯通、電信還在狂飆突進,中移動則已步入微增長階段。
中移動:營收最多增長最慢
移動通信業整體格局并未改變,在收入上,中國移動仍是一家獨大。上半年中國移動收入3031億元,是中國聯通1443億元的2.1倍,中國電信1575億元的1.9倍。
而在利潤方面,中國移動上半年利潤631億元,是中國聯通53.2億元的11.8倍,中國電信102億元的6倍。如果按天數計算,中國聯通半年的收入,中國移動幾乎用15天就已賺得。
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移動這頭大象已經戴上了“鐐銬”。其收入增速已經放緩,10.4%的增長低于中國電信的14.1%和中國聯通的18.6%;而其利潤增速僅為1.5%,聯通和電信則分別達到了55%和15.9%。
從上半年3G市場的用戶規模來看,中國移動累計3G用戶數達1.38億,3G用戶占比首次達到18.63%;中國聯通次之,3G用戶同比猛增73.9%突破1億,占比38.2%;中國電信3G用戶數為8733萬,占比達50%。
從增長勢頭看,上半年中國移動新增3G用戶數4995萬,中國聯通新增2350萬,中國電信新增1828萬。
而三大運營商3G用戶增長一定程度上是以2G用戶轉換和流失為代價,以6月份數據為例,中國移動當月新增3G用戶848.3萬,但新增用戶只有497.8萬;中國聯通當月新增3G用戶413.3萬戶,新增移動用戶數為380.6萬。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中國移動過去多年間靠普及用戶來實現增長的“人口紅利”在持續減弱,相比之下,聯通、電信的3G業務已趨成熟,逐漸消化3G補貼的早期副作用,對于高端用戶吸引力增強,而這也導致中國移動不得不增加促銷和終端補貼力度。
OTT沖擊日益明顯
移動互聯網的OTT(Over The Top,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業務對于傳統語音、短信業務的沖擊,在三家電信運營商身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體現。
工信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整體基礎電信企業話音業務收入實現2630.2億元,增速為0.9%;點對點短信量累計達到2313.7億條,同比下降11.7%,降幅同比擴大了8.1個百分點。而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短信業務收入規模同比減少4.5億元,連續12個月出現負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點對點短信量的下降與騰訊微信的崛起有直接關系。
不僅如此,固定電話用戶語音、移動電話用戶語音和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ARPU值(戶月均收入貢獻值)加速下滑,分別降至17.4元、34.1元和58.5元,同比下降7.7%、8.6%和2.7%。
而被運營商看重的流量經營業務盡管增長迅速,但難與收入成正比。例如,中國移動上半年業績最大的亮點是無線上網業務,收入達到474億元,同比增長62.2%,但它只占收入的16%,而且是以流量增長129%作為代價;今年上半年,中國電信3G手機上網總流量同比增長近兩倍,但手機上網收入達到98億元,增幅增長近一倍。
三家運營商針對OTT開始分化出不同態度和做法。中國聯通先后與搜狐視頻、微信等互聯網公司建立定向合作,中國電信則與網易成立合資公司推出易信對抗微信,而對OTT業務反應最為激烈的中國移動,在2.5G網絡上壓力最大,開始整頓和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序飛信、飛聊和Jego與微信競爭。
面對在3G市場上的被動局面,中移動加速推進4G網絡的建設,據中國移動總裁李躍透露的數字,中國移動年初定下4G建設的資本開支為417億元,占整體投資22%。
但在付亮看來,在基礎通信服務已經不足以支撐業績增長的背景下,即使4G到來,商業化仍需時間,中國移動同樣面對如何避免管道化的問題。不過,隨著中國移動4G網絡的建設,留給聯通打翻身仗的“時間窗口”也只剩下1~2年。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