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在“內容為王”的各種媒體傳播的較力中,制作深刻、嚴肅、實用的新聞專題,傳統紙媒更有優勢。在選題方向上,主要面向重大的新聞事件、重要的社會現象或問題、重要人物及社會活動等方面,嚴格的新聞制作流程,使傳統媒體能夠更好地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角度選取上,應以公眾關注為新聞點切入,堅持問題導向;在內容組織上,傳統媒體從信息來源、新聞采寫、稿件編審等方面更能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原創性。

隨著近年來媒體改革進程的加快,激烈的新聞競爭迫使傳統紙媒不斷將資源細分,專業化辦報、辦刊的取向日益顯著。新聞類期刊紛紛推出“封面報道”,很多報紙都辟出固定版面,極盡版面鋪陳之能事,冠之以或“話題新聞”、或“新聞事件”、或“特別報道”等,以整版篇幅對某一個新聞事件或某一個熱點話題展開報道,并提供詳盡的相關材料,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力和視覺的沖擊力。這就是新聞專題——一種紙媒新聞的深度表現形式。
組織好新聞專題,需從專題創意、主題提煉、角度選取、稿件組織、美術設計、數字應用等多方面下功夫。貌似功夫在專題內,實則功夫在專題外,這就要求專題的制作者平時要注意理論和時事的學習,多加積累,同時增強對新聞事件的敏感度,以期厚積而薄發。
聚合新聞
應對新媒體時代挑戰
專題是紙媒改革的創新。傳統紙媒在新聞的表現形式上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消息、通訊、評論等新聞稿件;另一類則是各種欄目的拼合。新聞專題的首創當推《中國青年報》的“冰點”,目前已發展為“刊中刊”,仍以它卓爾不群的風采享譽新聞界。封面報道、封面故事、封面人物等也更多出現在流行期刊中,成為紙媒在新聞報道中深化主題、豐富視角的主流路徑。
新聞專題的出現有其必然性。首先是讀者對紙媒新聞需求的轉變。如果說,過去的讀者只關心“是什么”“怎么了”,當今的讀者更希望從媒體上看到一個事件或一個話題方方面面的觀點。讀者需求多元化勢必導致新聞要更多地走向邊緣,新聞的表現形式也勢必要走向繁冗。
其次,新聞競爭催生了專題這種最適合紙媒的表現形式。回顧近20年的傳媒發展史,廣播、電視的普及,使得廣播電視新聞曾是社會大眾接受新聞最喜聞樂見的方式;網絡新聞的異軍突起,使新聞受眾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取實時的信息,鏈接功能更使讀者能方便地獲得更加充分的相關資料;近年來,以手機APP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實現了新聞的實時推送,讓受眾從新聞的主動獲取者變成了被動接受者。加之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的應用普及,從而開創了“自媒體”時代,使新聞的時效性、互動性大大增強。在這樣“全媒體”的形勢和背景之下,作為傳統媒體的報紙期刊所面對的競爭和挑戰是異常嚴峻的。新聞專題的制作,其實質是發揮新聞的聚合效應,通過這種聚合,豐富了紙媒內容,提高了紙媒的可讀性。因此,這種形式最大限度地揚了紙媒之長,避了紙媒之短,成為紙媒可與其他媒體抗衡的比較優勢。
深化升華新聞
贏得競爭優勢
專題是新聞的延伸和繼續,是新聞的深化和升華。不同類型的新聞專題,其性質和作用也不盡相同。總結目前各媒體的專題制作,大致有3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背景式專題。這種專題以介紹新聞的背景、提供相關政策法規為主要內容,為讀者提供資料和信息服務,凸顯媒體的實用性和服務性功能。第二種類型是全景式專題。這種專題圍繞一個新聞事件展開多方觀點,給讀者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披露。全景式專題對新聞是外延上的擴大,給讀者留有自我判斷的空間。第三種類型是話題式專題。針對某一新聞熱點話題,分析新聞現象,探討問題根源,通過專題形式將話題引向深入。
以全面、深入、立體為特點的新聞專題,不僅越來越成為傳統紙媒的新聞報道手段,電視、網絡等媒體也頗多采用。在“內容為王”的各種媒體傳播的較力中,制作深刻、嚴肅、實用的新聞專題,傳統紙媒更有優勢。在選題方向上,主要面向重大的新聞事件、重要的社會現象或問題、重要人物及社會活動等方面,嚴格的新聞制作流程,使傳統媒體能夠更好地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角度選取上,應以公眾關注為新聞點切入,堅持問題導向,傳統媒體堅持恪守的新聞理念和職業道德,使其新聞專題更能體現全面性和客觀性;在內容組織上,傳統媒體從信息來源、新聞采寫、稿件編審等方面更能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原創性。
配置元素
提升閱讀有效性
專題制作中重要的形式之一是以一篇重頭文章支撐起一個專題,但絕大多數采用的是板塊拼合的做法,這樣就有了專題制作的元素配置問題。
一個制作精當的好專題,言論必不可少。評論是新聞的“輕騎兵”,專題中的言論除此功能外,還要起到統帥全版稿件的作用,使得專題“形散神不散”。從內容上說,言論往往是對專題內容的提煉和升華,是對新聞現象的進一步理論思考,好的言論可成為專題的點睛之筆。
專題制作另一個重點是圖片,這是美化版面的重要內容。專題制作中采用圖片應注意虛實相間,否則圖片也會喧賓奪主。制作專題應充分調動版式語言,做一體化的整體設計,報紙應發揮整版的優勢,給讀者以視覺沖擊力。
數據資料的可視化處理,也正在發展成為專題的重要支撐。數字新聞是近年來媒體熱衷挖掘的新形式,以深度和精準為特點的數字新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專題制作的內容中。通過數據資料的引用,提高了新聞專題的可信度;通過對數據的挖掘、整理以及分析比對,深化了新聞專題的主題;通過對數據資料的可視化處理,往往使專業新聞更加通俗化,有利于更廣泛的傳播和提高新聞閱讀的有效性。
小新觀點: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全媒體的探索,視頻、音頻也成為專題內容的要素。許多報紙期刊都有自己的網站和新聞客戶端,通過網站鏈接,或者二維碼掃描,即可建立傳統紙媒和網媒的鏈接。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