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2015年11月11日1分12秒,作為尋常夜,這個時間可能絕大多數的人已經進入夢鄉。可是因為是11月11日,卻有遠異于常日的不眠人群,而他們大都與一件事情有關,那就是搶購。到這一秒,阿里巴巴實時交易平臺的數據顯示,當日成交額已突破10億元。
2015年的“雙十一”,購物成為了網購一族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節日時點。而如此深入人心,其實也僅僅是過了7年而已。她們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馬云背后的女人”的?

2009年:獨舞的“光棍節”
2009年,淘寶商城開始在11月11日“光棍節”舉辦促銷活動,最早的出發點只是想做一個屬于淘寶商城的節日,讓大家能夠記住淘寶商城,結果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其實,選擇11月11日,作為消費時點,本來并不“聰明”因為光棍節剛好處于傳統零售業十一黃金周和圣誕促銷季中間,但是結果卻成功的出乎意料。
2009年,“雙十一”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沒有后來閃動的大屏幕和跳動的數字,只有27個品牌參加了促銷。
第一年“雙十一”,最后的數字5200萬元,此時的“雙十一”還是阿里甚至是淘寶的獨舞,日后阿里最大的競爭對手京東并沒有意識到大規模集中促銷的威力,還在物流方面傾注精力。

2010年:首次爆倉的“雙十一”
09年的優秀戰績極大的鼓舞了阿里的信心,在積極籌備下,2010年“雙十一”,淘寶商城單日銷售額達到9.36億,每秒超過2萬元交易額,11家店鋪超千萬,總共181家店鋪過百萬。
和前一年的銷售額相比,2010年爆發式增長讓各界側目,“雙十一”搶購的消費習慣漸趨形成,但是巨大的數字背后卻是讓人難以接受的爆倉,這也是國內電商物流史上的第一次爆倉。

2011年:“雙十二”出現在消費者視野
2011年的“雙十一”,是阿里連續第三年的大型促銷,國內品牌甚至部分國外知名品牌都開始試圖在這巨額銷售額中占有一席之地。2011年時,參加雙十一的品牌已經非常嫻熟,從備貨、促銷、物流到售后,品牌方開始建立專門的團隊來幫助電商渠道進行銷售。
從千萬到億再到十億,第三年的“雙十一”在銷售額方面依然有幾何位數的增長。
2011年“雙十一”,淘寶商城和淘寶網聯合促銷,共吸納老2000家品牌商參加,創下52億(淘寶18.4億+天貓33.6億)的記錄,其中3家過4000萬 ,38家過1000萬。淘寶商城全天的支付寶交易額突破33.6億,為2010年同日交易額近4倍。
僅僅一個月后,淘寶網又為意猶未盡的消費者們順勢推出了“雙十二”,當天成交43.8億元。

2012年:C2B雛形漸顯 商家被迫二選一“傳言”初現
2012年12月21日,世界并未就此毀滅,但在一個月前,阿里巴巴的“雙十一”卻幾乎讓整個行業顛覆。C2B雛形漸漸顯現,一些電商巨頭開始嘗試和消費者進行更多的互動,比如推出了“預售”模式。
根據2012年11月12日凌晨統計的數字顯示,這一年天貓與淘寶的雙11大促總銷售額達到191億,其中天貓132億,淘寶59億。
這個數字讓人乍舌,但渠道和商家的多重博弈開始成為“雙十一”的保留曲目。該年“雙十一”前后,京東發起名為“沙漠風暴”的大型促銷活動,而后突然對外稱,天貓方面脅迫商家做出二選一的選擇,退出京東“沙漠風暴”的活動。天貓方面則回應稱:“純屬謠言。”
同年,QQ網購、當當、亞馬遜中國、易迅、蘇寧、國美等電商平臺紛紛發力“雙十一”。

2013年:“雙十一”消費節大器已成
2013年“雙十一”的顯著特點是,移動互聯網開始成為購物的主要場景,無論是傳統電商平臺還是線下零售都在試圖用移動互聯進行改變。
這一年的天貓“雙十一”開搶僅10分鐘,總成交額達到15億元,38分鐘內即達到50億元,不到6小時,天貓總成交額突破100億元。而雙11成交額超過2012年全天銷售額191億,只用了13個小時。在平臺之內,賣家的銷售額也紛紛突破歷史記錄,小米手機旗艦店率先破億。
馬云稱,300億并不是問題,阿里在有意控制成交規模,幾年內做到1000億都可以。在馬云看來,阿里有意控制交易規模,是希望不給金融物流體系造成大的壓力,從而帶動整個行業鏈條健康發展。
有機構數據顯示,2013年“雙十一”中,網購用戶計劃選擇網站中,天貓為86%、淘寶為81%、京東為52%、亞馬遜為21%、蘇寧易購為21%、1號店為19%、易迅為12%

2014年:天貓京東開打“口水戰”
2014年雙十一前夕,阿里巴巴正式將“雙十一”搶注為商標,公開發函稱天貓就“雙十一”商標享有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其他任何人的使用行為都是商標侵權行為。
京東方面則回應稱,認為阿里巴巴不厚道:11.11已經成為全零售行業的節日,也是消費者的網購狂歡節。該電商企業一貫倡導開放和生態,卻試圖將此節日以“合法”的方式據為己有,甚至用威逼利誘的手段給媒體和電商同業公司設置障礙,實在是有違開放的互聯網精神,有違公平競爭原則。
但是,剛剛赴美上市成功的阿里巴巴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雙十一”當天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突破571億元,其中移動交易額達到243億元,物流訂單2.78億,總共有217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交易。

2015年:“人造節”向傳統節日進軍
2015年的“雙十一”還未到來,天貓就和京東先打起了口水戰。商家被迫二選一的傳聞被京東單方面“坐實”,并一紙訴狀告到了“衙門”。
2015年11月11日,在北京水立方數據直播大廳的大屏顯示,零時12分28秒,2015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總成交額突破100億元。
4萬多個商家、3萬多個品牌和600萬種貨品參與了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包括了來自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個海外知名品牌,覆蓋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來自阿里巴巴實時數據顯示,2015天貓“雙十一”交易額超100億元用了12分28秒,超越2014年的38分28秒,創新紀錄;4時26分31秒,2015天貓“雙十一”交易額已經超過2013年“雙十一”全天交易額。
同時,11月10日晚,馮小剛親自坐鎮總導演,天貓和芒果臺聯手“密謀”了一個晚會,打算將這個人造的消費節日推變成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消費節。
最終,2015年的“雙十一”成交金額定格在了912億元。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