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小智者搶占市場,中智者發現市場,大智者創造市場。”從改革開放初期加工普通五金零件的鄉鎮企業,到中國最早的印后設備龍頭企業上海紫光的平湖分廠,再到如今業界領先的提供全面印后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平湖英厚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湖英厚”)在其3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奉行:為中國印刷行業的發展提供高效經濟的設備支持。

對內精耕市場 對外強強合作
正是在這樣的企業理念鼓舞下,平湖英厚堅持自主研發創新,多元化市場布局,這也讓他們在印刷行業發展趨緩,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擁有了更多的發展動力。
早在2008年,全球爆發經濟危機,印刷行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平湖英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依舊保持穩定增長。作為平湖英厚機械有限公司的掌舵人,陳基軍總經理稱之為“幸運的事情”,而在“幸運”的背后是平湖英厚的未雨綢繆,清晰的企業發展戰略。“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市場,不同的用戶分類,開發不同速度、技術差異化的裝備,最重要的是,平湖英厚一直都堅持以客戶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陳基軍總經理告訴筆者。
如果說“滿足市場差異化需求”為平湖英厚的戰略定位,那么成功開啟“國際合作之路”則是平湖英厚發展的主要引擎。在多元化的印刷市場環境下,除了全資的平湖英厚機械有限公司外,平湖英厚還有三個對外合資的關聯項目。第一、平湖英厚的“兄弟”單位,2006年平湖英厚與日本壽原合資成立了浙江壽原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為國內外高端四色以上的膠印機配套的墨路系統,上海光華、江蘇昌升、江西景德鎮、大族冠華、日本秋山、日本良名都是壽原的合作伙伴;第二、在2009年初,平湖英厚同意大利FourBind公司,香港永富公司合資成立了平湖牛邦公司,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PUR膠訂設備相關技術,成為中國最先進的PUR裝訂的供應商;第三、2011年10月平湖英厚、日本NewPort和上海積馬公司成立了合資企業:上海袋王機械有限公司,利用日本成熟技術和制造能力,為中國客戶帶來全世界最好的單張紙方底手提袋加工設備。從此,平湖英厚開始涉足紙加工設備,并逐步向包裝設備領域進軍。
發力新市場 引進新產品
面對市場逐漸增長的個性化產品和綠色環保產品的需求,平湖英厚結合自身的PUR技術,著力制造以綠色環保和數碼為定位的各種系列產品,很好的滿足了城市快印、畫冊和影集等新興市場需求,同時更進一步,平湖英厚在這些產品上也形成了對膠裝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據悉,在PUR技術方面,平湖英厚還同意大利企業合作,不同強化和鞏固在PUR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另外,從2012年開始平湖英厚代理了意大利Smyth鎖線機。作為擁有150年永久歷史的制造企業,Smyth還是鎖線機的創始人,平湖英厚在去年的chinaprint2013上,隆重推出了SmythF145全自動鎖線機并現場演示,吸引眾多客戶關注。
在今年,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引進了Smyth的一整套數碼鎖線設備,用于按需印刷出版。陳基軍總經理表示:“非常榮幸我們代理的Smyth產品能成為他們數字化流程當中的重要一環,這也說明我們的數碼鎖線設備方面可以為客戶提供值得信任的解決方案。”
展望未來:緊跟市場變革 培養優秀人才
針對目前印刷市場的快速變革,陳基軍總經理也向我們介紹了平湖英厚今后的發展方向。
“未來印后必將成為我們的主戰場,所以,我們現在立足裝訂領域,開發出更加豐富的產品不斷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另外,未來勞動力會越來越緊缺特別是大城市,企業經營者的壓力比較大,針對這些情況我們4年前就已經在規劃,把降低勞動強度作為生產的重要指標。“陳基軍總經理說道。”當然除了原定書刊方面的裝備以外,平湖英厚也在包裝方面進行更多布局,我們在3年前與大王制紙株式會社啟動了合資單張紙紙袋項目,紙袋機在未來有非常大的市場,也迎合了國內市場倡導的綠色環保。”
在陳基軍總經理看來,優秀的人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早在2013年年初,平湖英厚在上海就成立研發中心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加盟。“我們會通過項目引進,來吸納更多的人才加入平湖英厚。而通過和一些國外優秀企業的合作,不斷促進人才層面的交流和學習,進而縮短與國外企業在人才培養和管理方面的差距,提高我們的管理意識,這種合作的收獲是非常大的。”
蘇寧云商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曾說:“從表面上看是速度拉開了距離,實際上是內容和積累,很多企業看到別人擴張加快,以為是機會,也抓住了機會,但是內功不夠最終使他們為這些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陳基軍總經理在平湖英厚的這4年來,堅持強化企業內部建設,從地基抓起,不急功近利。在筆者看來,陳總就像一個船長,帶領平湖英厚搏擊于海浪間,揚帆與碧海中!相信平湖英厚的未來,會在印刷的藍海中走的更穩健。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