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在顧客經濟時代,顧客已經成為決定企業生死的重要力量。只有讓顧客成為企業的有效資產,才能大大提升企業的生存能力。

在過去的三十年里,中國企業大多遵循著這樣的成功邏輯:先做大規模,再做響品牌,隨著市場份額的提升,利潤自然滾滾而來。
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卻發現,過去萬試萬靈的經驗似乎遇到了無法逾越的障礙:
一騎絕塵圈下來的那一大片土地,只是一塊泥濘的沼澤地,并沒有給自己帶來意料中的好收成;就像當年的TCL一樣,一股作氣拿下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和湯姆遜彩電業務,卻造成其巨額虧損,李東升用“鷹的重生”來形容其此次圈地對其造成的影響,問題可見一斑。
精心培植的品牌之花,雖然艷麗無比,但大量推廣費用無情地蠶食掉了本就微薄的利潤;就如高唱“非油炸更健康”的五谷道場一樣,以“攪局者”身份橫空出世,并幾乎虎口奪食成功,卻因為營銷費用過大等問題,造成資金鏈吃緊,現如今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縱橫馳騁全球的商業帝國,缺因為過于執著,過于相信過去的成功邏輯,而忽視了新環境的策略應對,而最終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如ebay高調進入中國,卻沒有認真分析中國的市場環境,盲目堅持收費模式,沒有充分考慮中國顧客體驗,最終中國本土化失意。
在諸多企業苦惱的同時,也有一些企業依靠著其自身的商業邏輯,實現了偉大的成功:
有這樣一個公司,堅持顧客需求為中心,憑借著充分的多元化戰略在世界范圍內,攻城略地,縱橫馳騁,在全球500強中,只有他敢說,世界上一半的人每天都會直接或間接接觸到他們的產品,他把看來不相關的上萬種產品經營的井井有條,他就是3M公司。
有這樣一個公司,強調顧客體驗,提高顧客價值,以低價策略和服務創新打破航空業游戲規則,創造了極高的客戶滿意度,最終成為全球航空業的標桿企業,他就是美國西南聯合航空公司。
有這樣一個公司,圍繞顧客需求,不斷滿足進而挖掘和引導顧客需求,以極強的創新、服務和擴張能力,打造了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商業生態圈,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他就是阿里巴比集團。
縱觀多種商業片斷的演繹過程,可以發現,當中國的商業社會從大眾經濟時代過渡到顧客經濟時代后,昨日的成功邏輯已經無法解答今天的新商業命題,而今天的成功故事里也蘊含著新的成功邏輯。
時移則勢異,勢異則備變。進入到顧客經濟時代,顧客已經成為決定企業生死的重要力量。因此,只有讓顧客成為企業的有效資產,才能大大提升企業的生存能力。
正在改變的商業規則
當歷史進入顧客經濟時代以后,商業規則正在悄然變化:
第一,在大眾經濟時代被作為一個群體來對待的顧客,表面的共性難掩其千差萬別的個性需求,價值世界也由此從單一走向多元;
第二,“藍海”一詞的出現,實際上已經揭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產品同質化日趨嚴重,所有的公司都可以運用同樣的制造技術和品牌工具,使品牌差異化日益艱難;
第三,互聯網的產生改變了整個流程、供應鏈和信息獲取的方式——互聯網使顧客能夠不依賴于制造商和零售商來獲取產品的信息,產品和遞送可以定制化,價格機制也被改變。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表明,顧客“需要以更低的價格購買更好的產品,以更高水平的服務完成日常業務辦理,他們需要滿意的體驗,并且能夠通過網絡、E-mail、電話、商店、露天攤亭隨時獲得以上的一切”。
這些迥異于大眾經濟時代的商業新規則,標志著顧客經濟時代的來臨。
在顧客經濟時代,雖然大部分企業都知道在新環境下,企業不再是自己產品的銷售者,而是在為顧客購買其所需要的產品,也明確供應鏈的整合協作,為顧客提供個性化和及時性的產品和服務的重要性,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更有甚者,許多依然將市場份額的獲取視為決定力量,將品牌影響力視為其企業生存的風向標,最終導致企業出現困境甚至破產。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IBM曾在大眾經濟時代創造了偉大成就,然而1993年其深陷困境,公司在沒有技術背景的郭士納帶領下全面改革——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降低了技術和產品在企業戰略中的作用,而聚焦于給顧客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從而使IBM重塑輝煌;
然而,更多的企業則沒有那么幸運,如國外的東方航空、美國寵物在線公司都曾經擁有巨大的品牌影響力而盛名遠播,但是企業最終破產;中國1990年代的很多新興企業如愛多、秦池、三株也有很強的品牌資產和市場份額,但是也最終走上了不歸之路。
顯然,他們沿襲的傳統商業邏輯已經無法應付新的商業規則。
那么,在顧客經濟時代新的游戲規則下,企業究竟該以何種智慧生存,如何才能改變自己并適應市場?
現在,企業通過財務報表分析自身健康程度的能力大大增強,但仍然存在一個不可饒恕的漏洞:顧客的價值并沒有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有所展現。
而市場占有率、品牌滲透率等指標雖然能夠明確地表現出企業在競爭中的位置,但這些指標最主要的缺點在于扣除了品牌的直接受眾——顧客,同時忽略了一個簡單的邏輯:企業所有的營銷活動都是為了獲取利潤,而利潤的來源在于吸引和保持顧客,顧客購買價值的大小決定了企業獲利能力的多少,所以顧客購買價值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可以說顧客是企業利潤直接貢獻者。同時,企業所有的固定設備、人員和管理活動都是為了顧客而服務的,企業資產的大小,由顧客決定。因此,顧客才是企業的真正資產,這要求企業把顧客作為重要的資產要素來重新評估自身資產價值。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