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在中國法治論壇上,據上臺發言的企業代表反映,雖然目前國內大力鼓勵企業創新,但企業的創新成果并不能得到保護,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維權周期長、維權成本高、懲罰力度薄弱,導致違法成本低,侵權行為屢禁不止。國家應加強知識產權法制建設,保障企業創新發展。

知識產權制度有待完善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偉才強調,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而法治是創新戰略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國家為鼓勵創新出臺了相關的支持政策,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環境日益加劇,一些企業采取惡性競爭的手段,打擊了創新主體的積極性,破壞了社會創新的環境,值得法律界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知識產權因企業人才流失而造成侵權情況突出。完整的人才隊伍是創新的保障,如果企業的技術人員頻繁被挖,且被挖的速度超過企業培養人的速度,就會對企業的創新帶來負面影響。陳偉才說,培養一名優秀員工大概需要5~10年的時間,這些年來格力一直堅持自主培養人才,但是培養出來的人才經常被國內國外的企業以各種形式挖走。僅2014年格力就被挖走幾百名技術人才。人才的非正常流失還會帶走企業的商業秘密、技術秘密,企業利益受損,集體被挖角則會把企業帶進更大的困境。
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維權周期長、維權成本高、懲罰力度薄弱,導致違法成本低。近年來,格力電器就商標侵權進行了30多起訴訟。據統計,每年查到的假冒格力電器商標的貨值將近3000萬元,專利被侵權的損失額達到每年3億~5億元人民幣,并且現在的專利訴訟周期長,產品有可能已經退出了市場,有可能獲得了訴訟賠償也沒有任何意義。
分享經濟要有新思路新方法
與此同時,高速發展的互聯網企業也面臨著內容被盜版的發展困境。騰訊副總裁兼法務部總經理江波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普及以及互聯網發展的高速變化,內容產業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雖然網絡盜版以及不正當競爭的情況在我們各級政府的努力下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觀,但是隨著技術的變化,各種新型的盜版企業總是源源不斷出現,也給我們的管理者和監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戰。
他還表示,當前,各種手機應用越來越多,像Google Play可供下載應用數量達160萬個。海量的應用也產生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怎么解決?“有些地方的政府管理者簡單說,你這么多應用我管不了,我還是來管平臺,平臺是固定的,管平臺好管一點。”他說,互聯網是一個存在海量信息的地方,如果給互聯網的運營平臺過多的監管責任,對于整個互聯網產業未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此外,關于“互聯網+”和分享經濟,江波呼吁監管創新要有新思路和新方法。分享經濟實際上就是把社會上閑置的資源,通過互聯網進行高效組合,從而有效增加社會服務的供給,由于這并不是一個由政府組合的過程,這中間一定會存在一些問題。他舉例說:“最典型的就是諸如優步等各種私家車服務,偶爾存在司機失責的情況,但如果僅僅因為極少數的情況就對它實行非常嚴格的監管,這也未必適合分享經濟的發展。”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呼吁提倡內生性治理和包容性治理的管理方式。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