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據悉,第四屆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暨博覽會將于5月31日至6月2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在3D打印技術越來越受全社會和資本青睞的當下,3D打印的風口是否到來?3D打印行業正在發生哪些改變?
"目前來看,3D打印行業體現出兩個特征。首先,金屬打印技術已經被顛覆。最新的金屬打印技術已經不用激光燒結,就可以通過超音速送粉實現金屬粉末快速成型。這種技術可以直接在普通鋼管上打印鎂、鎢等特種材料,精度非常高,性能非常穩定。其次,在研發領域,我國與歐洲的理念差距很大,歐洲一般是通過對材料改良來提升設備的穩定性和新功能。而國內的研發機構往往通過申請國家專項資金購買大量設備,通過簡單改造生產出自己的設備。"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介紹說,這暴露了國內研發機構和企業的功利性特征,而國外研發機構往往是從基礎研發入手,并不急功近利,他們大多采取與設備商合作的模式不斷推出新產品。
事實上,與3D打印火熱的概念相比,3D打印的應用市場還遠未成熟,在工業領域、醫療領域、文創領域、建筑領域的大規模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前制約3D打印發展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目前工業3D打印機、生物醫療3D打印機設備成本和材料成本普遍偏高;二是傳統的商業模式制約了3D打印技術的大范圍推廣;三是人才嚴重短缺。"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介紹到,目前國際國內3D打印行業基本上都沒有實現普遍盈利,而此時往往是介入的最好時機,但要切忌一哄而上。
3D打印作為一項非常先進的技術,需要核心技術支撐,我國3D打印技術發展要想趕超別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國際一流的研發人才,二是強大的資金投入。"現在國內從事桌面打印機的企業已經超過100家,很多都沒有技術優勢,而從事金屬打印機的企業已經超過15家,同樣沒有形成真正的核心競爭力。"羅軍認為,目前3D打印行業還沒有真正的行業領袖,全球最大的3D打印企業產值還不足10億美元,未來五年是3D打印行業重新洗牌的機遇期,相信會有一批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誕生。
3D打印技術本身也并沒有停止,而在不斷向前演進。隨著應用市場的不斷拓展,以及技術的日新月異,設備成本和材料成本預計將在三年左右下降三四成。2015年,全球3D打印產值是500億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全球3D打印產值有望突破1500億。
印聯責編:麻瓜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