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在快印印刷行業,影像輸出產業在多年的發展下,不斷被業界稱為熱門市場、潛力市場,讓影像輸出產業的客戶群體逐漸清晰明朗。
以個性化為發展契機的電子商務平臺
隨著大批80、90甚至是00后新生代消費力量的崛起,他們對于影像產品的個性化需求更高,千篇一律的產品款式越來越不能滿足這些人的消費需求。2013年開始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老牌影像輸出企業,其中以虎彩影像、世紀開元、有福網、印象派等為代表的網絡平臺,依托強大資本運作、專業網絡運營,在面向終端消費者個性化定制影像市場中占得一席地位,如文化衫、照片書、臺歷、寫真雜志、LOMO卡、手機殼、馬克杯等。
以“洗照片”為代表的傳統專業影像
“洗照片”、“做相冊”依然是我們傳統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出生照、周歲照、婚紗照一直到全家福,這些照片和相冊都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以浩然國際、詠鶴等為代表的傳統照片相冊專業影像輸出企業也在不斷適應新技術的發展變化,依賴于遍布全國的影樓和各類攝影工作室產生的大量沖印輸出需求。
以特定需求的輸出為代表的線下團體
在中國這個人情特別重的國度,團體成為影像輸出企業開拓的另一個業務市場,如家庭、校園、企業、朋友圈、機關單位等團體機構所產生的各類線下影像輸出需求。例如紀念冊、聚會留念冊、企業團建冊、軍禮冊等等。以紀念冊為例,每年的畢業季,從幼兒園、小學、高中、大學一直到周年聚會都存在一系列的影像制作和輸出需求。特別是今年,很多紀念冊業務的預定也已從往年的二三月提前到了前一年的冬季。
據調查,影像輸出產業供方市場的膨脹,造就了現如今很多影像輸出企業經營者的迷茫和內心的矛盾與糾結,面對日益龐大的蛋糕,很想大口吃下去,卻難以下口。致使越來越多的影像輸出企業在2016感受到來自多方的壓力和無奈。
處于轉型的風口但不敢起飛
互聯網企業有句話:即使一只豬,在風口也可以飛起來。因為這句話,多少傳統企業正奔走在擁抱互聯網的旅途中。在浩如煙海的影像輸出產業的大軍中,為數眾多的依然是中小型企業者,他們沒有雄厚資金進行轉型升級和網絡推廣,沒有專業人才和技術進行產品研發和渠道推廣,沒有能力去開發適合自身開拓業務的新利器。而待到他們的朋友圈被眾多“互聯網+”、“跨界整合”、“O2O平臺”概念刷屏時,回過頭才發現,即使風再大,也不一定能飛起來,即使嘗試著飛了一會兒,也不一定適應這類高速飛行。
高額的設備沒有充分利用起來
在過去市場行情輝煌增長的時候,企業主們自信心爆棚。再加上銀行和設備廠商的分期購機政策,他們開始瘋狂地將惠普、寶麗等品牌設備擺進自己的廠房中,不斷刷新著客戶的眼球。時至今日,在實際生產中,設備的閑置率幾乎到達了65%左右。設備是影像輸出企業最大的資產,沒有很好地利用起來,這么高的閑置率無疑是這些企業主們目前最大的心病。而與此同時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廠房租金不斷上漲,設備的折舊和來自環保部門的壓力更是讓企業主感受到運營的艱難。
陷入低價競爭和欠款的怪圈
近年來,由于國內影像輸出產能嚴重過剩、國家供給側改革以及來自環保標準的提高,很多企業要么沒生意,要么不惜以“保本”姿態賣貨,靠低利潤走量維持生存。導致不少影像輸出企業”業績下滑”、“虧損”甚至“倒閉”。同時,低價惡性競爭還會導致預付款結算演變成月結,當而當月結再次遇到更低價競爭時,不但造成客戶流失,甚至還可能成為死賬。“低價搶市場”的運營模式成為企業的致命傷,部分中小企業被拖累到出局成為必然結果。
印聯責編:洋洋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