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摘要:最近火熱話題無外是三星“爆炸門”。爆炸門”給三星重創已成定局,三星就此會倒下嗎?其實,威力巨大的“爆炸門”仍然只屬于技術性的失誤,培育三星成長的韓國土壤沒有變化,三星也沒有理由就此躺下。
首先,全球只有一家三星,鴻海總裁郭臺銘曾表示,他打不過的對手,全世界恐怕只有三星一家;其次,三星的產業文化根深蒂固,是名企標桿,TCL多媒體總裁薄連明也曾談到,三星就是把產業做深的最典型代表。三星曾經是華為學習的老師,與蘋果不一樣,同是植根于東方文化或者說儒家文化土壤里,是東方名企的標桿,重創后的三星仍然有許多值得尊敬的地方,三星的摔跤跟三星的奔跑一樣都是從中汲取營養的時候,也許只不過汲取的成分不同而已。
因此,三星不會就此倒下。下面來談一下我們的印刷行業。
據《印刷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新的五年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良好,但也面臨著很多困難與挑戰。在此期間,除了繼續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外,還要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促進各行各業的均衡發展。
質量與創新必不可少
供給側改革:實現質量為先
“供給側改革”一詞一經提出便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從2015年一直火到2016年,其產生的影響仍在持續發酵。中國的供給體系,總體上是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同時存在著結構性的有效供給不足。
最近朋友圈里流傳的“從包子看供給與需求”文章中提出的‘只有疏通中間,才能打開供給側和需求側’的觀點得到了廣泛認可。當前經濟大環境下,政府正著力通過各項有力措施刺激消費解決需求側問題,并努力尋求疏通兩側之法,可印刷企業面對來之不易的需求卻生產不出高質量產品又有什么用呢?就像做包子,好吃的包子很有限,無法下咽的包子卻做了一堆,所以印企提升產品質量問題刻不容緩。
創新創業:要與互聯網共通
堅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依靠改革創新加快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要實現創新創業,最需要的是與互聯網共通,抓住這一時代發展機遇實現企業騰飛。
印刷業便有將創新創業與互聯網相結合的典范,例如獨霸藝術印刷領域的雅昌文化集團,首創以藝術數據為核心,IT技術為手段,覆蓋藝術全產業鏈的創新商業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將印刷品、音頻、視頻等數據資料相結合,通過云圖書方式將一本書變成一件藝術品。緊隨發展方向,也許會讓廣大印企更容易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商業新模式。
去庫存:首選 POD印刷
去庫存化分為狹義和廣義去庫存化,狹義去庫存化僅指降低產品庫存水平,廣義去庫存化,即消化過剩產能的過程不會很快結束,投資過度和消費不足,使得消化過剩產能要比狹義的去庫存化更長期、更痛苦。
印刷行業呈現出一種產能過剩的現象,尤其是出版物印刷企業,庫存積壓甚是嚴重,如何實現“去庫存化”成為行業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當前出版物印企正在面臨轉型,出版物印量減少,個性化需求增多等問題,POD印刷以其個性化、不受訂單數目影響、市場反應快等優勢幫助企業有效減少或避免出版物庫存和浪費等問題成為行業中廣泛應用和推廣的綠色印刷方式。
去產能:需用技術帶動效率提升
去產能是為了解決產品供過于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去產能進程不能盲目進行,應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辦法,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體系,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實現積極穩妥去產能的目的。
印刷產能早已呈現出供過于求的狀態,有些企業缺少創新能力無力支撐激烈的市場競爭,逐漸淪為 “僵尸企業”。新技術的開發不僅可以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還可以幫助企業加快新產品的研發效率。用技術作為支撐點帶動企業整體效率的提升是化解產能過剩問題的良方,也是讓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降成本:讓智能化機器人成新寵
成本問題逐漸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第一問題,在經濟問題凸顯的境況下各種物價都在下跌,唯獨人工成本始終居高不下,且每年都在上漲。這一問題的出現讓中國制造業對自動化、智能化勢在必行。
印刷行業進入“微利時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智能化印刷裝備更是國家“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八類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裝備之一。隨著設備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機器換人戰略逐漸被企業提上發展日常,這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企業的用工成本,還可降低因人為因素導致的印刷錯誤和耗材浪費等問題。
2016的印刷業仍然挑戰重重,只要印刷人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緊跟中國時代發展步伐,終會迎來屬于印刷業的那片海闊天空,相信互聯網+印刷行業帶來更多眼前一新的驚喜。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