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聯傳媒資訊】通常來講,我們可以通過四種方式來造就負責任的團隊,這四種方式包括:慎重安排團隊成員的職務、設定高績效標準、提供他們自我控制所需的信息、提供團隊成員參與的機會以培養管理者的愿景。四種方式都非常必要。
慎重安排團隊成員的職務
系統而慎重地持續安排成員到適當的職位上,從來都是激發他們干勁的先決條件。最能有效刺激成員改善工作績效、帶給他工作上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的,莫過于分配他高要求的職務。如果只求過關就好,往往會消磨他們的干勁;通過努力不懈和發揮能力,專注于達到最高要求,總是能激發干勁。
這并不表示我們不應該鞭策團隊工作,相反,我們應該讓他們自我鞭策。唯一的辦法是提升他們的意愿,把焦點放在更高的目標上。
企業不應該對團隊公布績效的最低標準(超過標準的人甚至還可以獲得額外獎賞),以免團隊成員會認為這個標準代表常態。同時,這樣做也很可能會對輕易就能“超越標準“的優秀成員產生負面效應。他要么刻意壓低產出,以免凸現同事能力不足;要么失去了對管理層的敬意,因為他們居然如此無知,以至于訂出這么荒謬的低標準。每當管理層試圖提高標準時,他會第一個站出來抱怨。
IBM決定取消通行標準,讓成員決定自己的工作標準,是很正確的做法,而結果也證實了這點。IBM的成功顯示出應該更進一步為成員設定真正的工作目標,而不是設定績效標準。我們或許應該從他們需要有什么貢獻著手,而不是從實際上能做什么著手。
設定高績效標準
要激勵團隊達成最高績效,管理者就必須針對個人的表現能力來設定高績效標準。
為了激勵團隊獲取最佳績效,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管理層必須對自己的工作績效提出高標準。因為較好的管理職能,是決定團隊能否達到最佳績效的關鍵。
最打擊團隊士氣的事情莫過于,管理者像無頭蒼蠅般瞎忙時,卻讓成員們閑在那里無所事事——無論他們表面上多么慶幸可以領薪水不做事,但在他們眼中,這充分顯現了管理者的無能。妥善擬定進度,讓團隊隨時都有事可做,可不是一件小事。
最能激勵團隊績效的就是把內部管理事務處理得無懈可擊,通過這些活動向他們展現管理者的才干和他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也直接反映出管理者的能力和標準。
這個原則無論對銷售人員、辦公室職員或工程師都一樣適用。管理能力的第一個考驗,就是管理者是否有能力讓團隊在干擾最小的情況下,發揮工作最大的效益。最浪費成本的莫過于主管一早上班后,讓團隊等著他看完所有的信件,并且加以分類,到了下午才拼命壓迫著趕工,以彌補上午損失的時間。
這類規劃不良的狀況會降低團隊成員們對管理層的尊敬,讓他們認為公司并不是真的在意他們的表現,因此也降低了他們為公司奉獻的意愿。
提供團隊自我控制所需的信息
根據目標來衡量績效,就需要有充足的信息 。問題不在于團隊需要多少信息,而在于企業為了自身利益,必須讓團隊了解多少信息。團隊成員們必須獲得多少信息,才能承擔起企業要求他的績效?還有應該什么時候獲得這些信息?
團隊成員必須有能力控制、衡量和引導自己的表現,應該知道自己的表現如何,而不必等別人來告訴他 。有關工作程序和信息流通的規則既適用于管理者,也適用于一般成員。
但是企業也必須設法讓成員為后果負責 ,他應該知道自己的工作和整體有何關聯,他也應該知道他對于企業有何貢獻,以及通過企業對社會有何貢獻。
即使數字本身通常都有完整的記錄,但是要快速把信息傳遞給團隊,就需要借助新工具。如果缺乏信息,他們就沒有足夠的誘因和方法來提升績效。
要提供團隊關于企業,以及他對于企業有何貢獻的信息,就更困難了。傳統數據對他而言,大半都毫無意義,尤其是如果信息還是以傳統形式呈現,又加上一貫的時間延滯的話,就更加沒有意義。
不過管理者仍然應該盡量提供信息——不是因為團隊要求看到這些數據,而是因為這么做才符合公司最大利益。
即使盡了最大的努力,或許還是不可能把信息傳遞給大多數團隊成員,但是當管理者努力把信息傳達給每位成員時,他才有可能接觸到在每個部門中影響公眾意見和態度的人。
提供團隊參與的機會以培養管理者的愿景
職務安排、績效標準和信息是激發團隊責任感的條件,但是它們本身并不會提供這個動機。只有當團隊擁有管理者的愿景時,也就是說,如果團隊成員們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待企業,認為自己的績效將影響企業的興衰存亡,那么他才會承擔起達到最高績效的責任。
今天,許多人經常談到如何“賦予”團隊成員對工作的自豪感、成就感,以及受重視的感覺,但是別人無法“給”你榮譽感、成就感和受重視感。
自豪感和成就感都必須源自于工作本身,無法衍生自工作以外的事物 。成員或許極為珍視公司為了感謝他25年來忠誠的服務而頒發的紀念章,但是只有當紀念章確實象征了他在工作上的實際成就時,他才會感激公司的安排,否則就只會被看成虛情假意,反而容易招致不滿。
當成員們確實做了值得驕傲的事情時,他們才會感到驕傲,否則就是不誠實 。只有當他們確實有所成就時,他們才會有成就感,也只有當他們承擔了重要的任務時,他們才會覺得自己重要。真正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受重視感是奠基于積極、負責地參與有關自己工作管理的決策。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