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有位網友說,但凡我的文章他必看。但我與這位網友素昧平生從未謀面,也不知他是何許人也,只是我的文章就得到了他高度的認同,他成了我的忠實粉絲。他為什么會成為我的忠實粉絲?這叫神交!
什么是神交?神交就是心領神會,它是產生在心底里思想上的相融相通的交流與溝通,也是人的一種高峰體驗。而要實現這種神交與高峰體驗,信息對稱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人與品牌之間有一堵墻,打通了這堵墻就會產生神交,就會產生品牌,打不通這堵墻就永遠是廣告。人與品牌之間的這堵墻就是認知之墻。而能打通這堵認知之墻的方法、手段或工具,就是強化信息輸出的對稱性。
人人都有個信息中心,生活中我們就是依據這個信息中心產生知覺、注意和動機,依據這個信息中心進行思維,設定目標,并進行選擇、決策和行動的。人的這個信息中心叫心智。
心智是做什么的,簡單說心智是負責檢驗,甄別我們所接觸的信息與我們所持有的觀念的對稱性和匹配性的工具,它掌控與決定著我們的價值取向,它起到我們的價值識別、利害認知,賦予所獲信息意義與否的作用和提供情感連接和心理體驗等作用。
一個人只要他的生命還在,他心智這個信息中心就在,而且不可替代,這個中心即使互聯網也奈何不了他。當大多數營銷人還沒有認清營銷的中心時,還把央視這個媒介誤認為營銷的中心時,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營銷人至始至終還沒弄清營銷的中心時,就要去中心了,這不是笑談嗎。因此說,互聯網營銷不是什么去中心化,而應是媒介的泛中心。
現在人們嚷嚷互聯網要去中心化,但無論是傳統營銷還是互聯網營銷,心智作為營銷的中心,至今也沒引起營銷界足夠的探討、理解、認識和重視,至今在營銷界也沒幾個人把心智吃透,至今還誤以為央視曾是營銷的中心。現在又把移動互聯網視為營銷的中心。
但事實上無論是央視還是移動互聯網的中心說僅僅是個誤解,甚至是悖論。想想就知道,如果央視是中心,那么。那么多的標王今何在?如果央視是中心,為什么十幾年如一日占據黃金時段的畸形品牌腦白金成了一下之神史玉柱的雞肋。
試問,自央視開通了中國廣告所謂的營銷中心至今,三十多年來這個所謂的中心塑造了幾個像耐克這樣有價值有意義,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品牌,有嗎?鳳毛麟角廖若星辰吧。央視沒有起到營銷中心的作用,互聯網也同樣起不到這個作用。
真理和謬誤只差一步,去中心說是經不起推敲的。央視只是廣告營銷的媒介,互聯網也無非還是營銷的媒介。央視沒有發揮營銷中心的作用,互聯網也不會產生這個作用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們根本就不是營銷的中心,本質上它們永遠都是營銷的媒介。
只要你不吃透心智,只要你還沒理解真性情這個人性的基礎,只要你輸出的品牌信息不具對稱性,只要你輸出的信息止于消費者的眼里和耳中,而未深入消費者的心里,那么,在品牌建設上,要想讓你的品牌成為市場常青樹,成為領導品牌,互聯網也是鞭長莫及愛莫能助,互聯網也幫不上你多大忙。
品牌建設無論是央視資源還是互聯網資源,都無法取代無法戰勝心智資源。
印聯責編: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