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12月28日,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在“2017年微信公開課PRO版”活動上,對微信小程序的研發思路和未來方向做出了詳細闡述,并透露小程序將在2017年1月9日正式上線,屆時所有微信用戶都能夠使用。
張小龍對小程序的描述是:小程序無須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須卸載。在微信里沒有入口,啟動來源于掃二維碼。并且,小程序不會有一個類似“小程序商店”去下載,不需要訂閱,只有訪問量。與公眾號區隔開,不能推送消息。
早在前幾個月,當微信透露要做小程序的時候,就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微信龐大的用戶量誰都不能忽視,大家擔心微信做了小程序,把握住入口,最后獨立APP消亡,大家都往小程序上面去集中,最終被騰訊掐住脖子。
而從張小龍對小程序的定義看,事情似乎沒有那么嚴重,微信小程序會殺死APP嗎?未來微信小程序的生態又會如何呢?
殺死APP不那么容易
其實,有裝機量優勢的軟件,利用優勢地位,在APP內實現多功能,當入口這個思路不是新思路。
我們打開手機百度或者百度地圖,手機百度可以直接叫百度外賣,可以直接定百度糯米的電影票,從而把餓了么、美團擋在外面。
我們打開支付寶,支付寶也是一個APP里面附加了眾多的功能,你可以叫外賣、旅游、打車、加油、投資理財……
雖然手機百度和支付寶沒有微信玩的那么High,弄出來第三方接口,但是從方便程度來說,手機百度和支付寶直接點擊比微信小程序掃二維碼來的方便。
但是,獨立APP沒有被殺死,滴滴雖然有支付寶和微信的入口,但是大家還是習慣用APP版本的滴滴出行。
開啟什么APP是干什么的,用戶一般很清楚。對用戶來說,安裝幾個常用APP不是問題。
而在一個APP的二級頁面才能開的非完整功能程序,無論從方便還是功能,都不如直接開啟APP來得方便。
所以,盡管百度、阿里、騰訊都在自己最流行的APP內集成了一些入口,但是用戶還是喜歡選擇一級入口,APP沒有那么容易被殺死。
微信的意圖是訂閱號改良
微信在退出訂閱號以后,很多訂閱號是帶有一定程序功能的,譬如繳費、查詢一類的服務。而要使用這些功能,按照目前的流程并不方便。
首先用戶要掃二維碼,先去關注這些訂閱號,然后用戶還要在訂閱號的界面開啟二級三級菜單去使用,這些功能都是比較弱的,但是用戶用起來很麻煩。
而且一旦用戶訂閱了訂閱號就被綁定,不得不常年接受各種推送信息,這對用戶體驗不是好事。
用戶本來就是要用一下某個低頻的功能(譬如一兩個月交一次電費)結果得關注上,被推送上一大堆不想看的東西,用戶自然不滿意。
微信小程序從目前的運行方式看,就是把訂閱過程簡化,掃二維碼直接進入程序完成功能,功能完畢后退出。下次用下次再說。
這個特別適合于線下各類業務,飯店可以直接做一個小程序,用戶掃碼后在小程序內點菜支付,用完就走,不留任何負擔。
這個小程序功能開啟以后,很多窗口、柜臺的業務都可以簡化。用戶掃一次碼,自助完成很多事情,柜臺或者窗口驗證就可以,甚至可以不要柜臺窗口。這可以大大節約人力,同時又不用購置昂貴的自助設備。只需要一次軟件開發費用就能提升效率,商家一定是歡迎的。
幾家歡喜幾家愁
這個小程序功能開啟之后,對于碼農來說是一件大好事。理論上說,只要有人有窗臺有柜臺的地方,就可以用微信小程序替代,碼農就有了一個潛在的客戶,小程序給程序員創造了大量零散的開發需求,這對程序員來說是好事。
但是,對于前臺的一些服務員、柜員來說,他們中間部分人要失業了。開發一個程序一次性投資,比每個月雇人便宜多了。
騰訊開啟小程序這個功能,當然不會做慈善,商業應用在合適的時候收取一定的平臺費用,這無疑是一筆大收入。
另外,小程序對線下支付場景的占領會讓支付寶和百度支付很難過。既然用了小程序,商家自然就會用微信支付,而不會用支付寶和百度支付。
本來就有傳聞說,騰訊在線下支付已經超過支付寶,如今小程序一上,支付寶就更困難了。
按照目前的消息,小程序過幾天才會上線,大面積使用要一年左右時間,現在的影響我們只是推測,實際使用中還會有許多變數,小程序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我們拭目以待。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