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好的產品,好的包裝,讓沒想稻收獲到了好的成績。2016年10月10日,沒想稻創造了在京東眾籌的神話,6個小時賣出12萬斤大米,這是大米品類京東的最高紀錄。

(左:張邵銣 右:于鵬)
“沒想稻”大米的誕生
201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本就是黑龍江人的張邵銣回老家路過五常,看到一番別樣的美景;剛入秋,金黃的稻田一望無際,一片片“稻香”,隨風蕩向遠方。
張邵銣有一位好友于鵬,于鵬發覺兒子不愛吃飯。在更換多種大米后,于鵬發現小家伙唯獨喜歡吃張邵銣寄來的五常大米。曾經干過電商的于鵬 ,這個時候并沒有想到把大米做成一門生意,初為奶爸的他當時腦海里只想讓小家伙能天天吃到他最喜愛的大米。
為了能長期買到正宗的五常大米,于鵬在網上到處查找調研,他發現由于五常稻花香米一年只產一季,直接導致市場上假米橫流。而一袋大米從農民到消費者手中,更是要輾轉四次——批發商、省代理商、市代理、終端銷售,每層加價5%~20%不等。為追求更大利潤,不少中間商更是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升級為奶爸的于鵬,此時才有了希望將品質更好的五常大米分享給更多孩子的想法,于是5年前,他和好友張邵銣共同創立了深耕五常大米種植的公司。
把大米做成一門生意,可比種大米難多了~ 品牌宣傳就成為了他們面臨的重大難題;2016年的一天,于鵬、張邵銣和一些好友聚餐時,不經意間朋友的一句話“沒想到大米還能這樣搞”,“沒想到”這三個字深深的吸引了于鵬、張邵銣!
“到”字的諧音就是水稻的“稻”;“沒想稻”品牌五常大米在這樣機緣巧合之下誕生了,張邵銣負責供應鏈,于鵬負責產品和營銷。
于鵬說,“我們能做的,就是把產品做好,再由此幫助更多人,讓我們做的事變得更有價值。堅持初心,不做假米,不做香精米,只做100%純正五常大米,這是用戶最能感受到的。”
好產品,更要有好包裝
有了好的產品,那怎樣才能把這一信息準確傳遞給用戶,并帶來好的用戶體驗?這是于鵬在成立沒想稻后最頭疼、也是最關心的問題。
對食品來說,好的包裝能夠體現商品的品牌價值,促進消費者復購,并由此記住這一品牌;于是,在沒想稻最初的包裝設計上,于鵬絞盡腦汁——在將五常大米做到極致后,如何讓包裝也做到超預期的用戶體驗,做出一款極致的五常大米包裝來?
沒想稻的很多用戶都是白領寶媽奶爸,在線購買商品后,簽收地址一般是公司。而對于大米這類產品,女性消費者的最大痛點就是商品沉、不好拿、包裝臟。另外,傳統大米一般都很大袋,打開后如果不盡快吃,很容易氧化。
為此,于鵬從一開始就決定要設置1斤、5斤、10斤和20斤不同規格的包裝,保證不同用戶能在短時間內食用完。所有大米都嚴格抽真空,內袋自封口,雖然成本有所提高,但能最大程度保證商品新鮮;而且包裝一定要便于用戶拎取,有精美時尚的外觀。帶著這些訴求,他開始尋找心儀的合作伙伴。
一個偶然的機會,于鵬認識了一撕得創始人邢凱,在看到一撕得的拉鏈紙箱后,他當即決定要在沒想稻包裝上做一次大米行業的創新:設計一種攜帶最方便和開啟最簡單的包裝。

最初,于鵬的想法很簡單,利用一撕得拉鏈紙箱“不用膠帶、3秒撕開”的特點,讓用戶獲得最簡單的開箱體驗。而邢凱給他了一個新的建議——為了讓用戶能真正好提好拿,何不在包裝上設計一個提手?這一基于用戶痛點的微觀洞察,讓于鵬茅塞頓開。
沒多久,一款有內藏提手的沒想稻包裝就誕生了。隱藏式提手設計在物流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而用戶在收到商品后,只需在提手處輕輕撕開,就會變成一個手提箱式包裝,一只手輕松提回家。

(沒想稻一撕得拉鏈紙箱包裝)
隨后,沒想稻將1.0包裝的大米寄給全國上千位用戶試用,在收集用戶反饋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新問題——1.0包裝的抽真空袋是尖角設計,很容易傷到手。
為此,一撕得為沒想稻設計了2.0版包裝,將所有尖角改為圓角;小小的一個改變,卻透露出對消費者無微不至的關愛。更“嚴謹”的是,在給出最合適的圓弧方案時,一撕得從安全、美觀、性能等方面分別對0.5、0.75和1公分圓弧做了詳細測算,選定了最合適的角度。除此之外,一撕得還修改了內袋提手的寬度等細節,給用戶帶來更極致的使用體驗。
最終面市的包裝上還增加了內嵌贈品格,這種隱藏提手和一體式卡格設計也是沒想稻在大米品類首創的包裝形式,對此,于鵬深感自豪。“從細節開始,讓消費者一點點接納我們” !

雖然用了功能更多、體驗更好的創新包裝,但沒想稻的包裝成本并沒有因此增加,這一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于鵬表示,“傳統大米如果要配送,通常需要一個產品內袋、一個外包裝盒和一個快遞箱組成,而一撕得拉鏈紙箱的功能是外包裝箱和快遞箱兼有之。從三個包裝減為兩個,包裝成本自然降低了。”
更重要的是,一撕得的紙箱沒有任何膠帶纏繞,使包裝設計所見即所得,于鵬最初想給用戶一個精美時尚包裝的訴求終于實現了。

“除了節省包裝成本,在物流環節,一撕得的紙箱也幫沒想稻節省了很多人工開銷,這一點是一開始完全沒料到的,算是一撕得給我們的又一驚喜”,于鵬對此津津樂道。
于鵬做過比較——傳統大米品牌一個工人一天可包裝2噸產品,而他們可以達到5-6噸,效率足足提高了3倍。
傳統紙箱在商品裝箱時需要用大量膠帶去封箱,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非常不環保。而一撕得的波浪雙面膠專利技術,可以實現秒揭離型紙,讓紙箱無需任何輔助工具就能自行封箱,即使工人冬天戴著手套也能方便操作。據沒想稻的工人說,短短10秒就可以完成從開箱、裝產品、封箱的全套動作。
不僅如此,因為一撕得紙箱采用了人性化的圓角設計,工人們從來沒有因為裝箱、搬箱等動作而劃破雙手。難怪就連于鵬也說,沒想稻幸福指數最高的其實是一線工人。
在于鵬看來,他最滿意的是一撕得愿意為他們及其用戶去思考的心態和行動。在五常大米包裝之后,沒想稻又將粥米包裝和運輸周裝箱等一站式包裝供應鏈服務都交給了一撕得。

一款好的產品,配上一款最精致的包裝,再加上給予消費者無微不至的細節關懷;或許這就是“沒想稻”創造銷量神話的方法;也是它獲取用戶真心好評,不斷復購的秘訣。
用心做好每一個細節,客戶能感受到!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