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植絨工藝簡單的說,就是在需要植絨的物體上先做處理、然后涂上膠水,再用植絨機器將絨毛噴到膠層上,接著進行烘干,最后清除浮絨。隨著電子、纖維、化工、機械等工業的迅速發展,植絨布的品質不斷提高,其用途也不斷擴大。
要在植絨布上進行各種印花,則必須對植絨布的結構和性能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植絨印花的工藝流程:
(一)涂黏合劑
黏合劑的黏度應控制在15000~30 000 cp之間,黏度高,絨毛難以深扎入基布中,以絨毛黏結強度不夠造成脫落;黏度過低,則易滲透到基布內部,絨毛雖能扎入黏合劑內層,耐磨性提高了,但手感較硬。因此,黏合劑層厚度為0.2~0.4 mm為宜。
(二)植絨
植絨的給毛量多少影響植絨織物的質量,給毛量不足則植絨密度不夠;給毛量過多,大部分絨毛被黏合劑黏在基布上,而未被黏合劑黏著的剩余絨毛在電場的作用下會繼續不斷上下飛動,影響室內清潔。
(三)干燥與焙烘
預烘的目的是把黏合劑中的有機溶劑和水分蒸發掉。一般在80℃左右。焙烘的目的是提高牢度,即可使黏合劑與絨毛及基布牢固結合。溫度低,達不到固著牢度,溫度高,致使黏合劑中的催化劑析出酸性物質而使基布硫化,溫度一般控制在150±5℃。
(四)清刷
清刷的目的是將植絨織物上未植入黏合劑的浮毛刷去回收利用。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