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據報道,哈根達斯正在進行其56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品牌革新,面向消費者的包裝、Logo、800多間線下冰淇淋店和營銷策劃都會發生重大的改變,改頭換面的哈根達斯將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高冷”冰淇淋品牌了。該革新計劃已在英國和美國穩步推進中,預計2018年夏季會在全球范圍內鋪開。
哈根達斯市場總監Jennifer Jorgensen表示,這次品牌革新的目的是為了拉近與千禧一代消費者的距離,希望建立一個與這些年輕消費有共鳴的品牌價值,從而贏得他們的認同和喜愛。
目前,哈根達斯的品牌定位是“奢侈品”級別的,但給年輕人的印象是太能裝、太陳舊。而改版以后要達到的效果是,接地氣的、充滿活力和現代感的。
一、重新定義“奢華”
哈根達斯自90年代上市以來,一直走高冷“奢侈品”路線,包裝上紅和金的配色,廣告營銷中經典的文案“愛她,就帶她去吃哈根達斯”,無不透露著“奢華”和“高級”的氣息,尤其在不少中國消費者的眼中,動輒幾十上百的冰淇淋,實在是貴得不劃算。
不過,“奢侈品”路線確實幫助哈根達斯在一群平價冰淇淋品牌中脫穎而出,站在了冰淇淋鄙視鏈的頂端,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如今,隨著消費者對于“奢侈品”的認知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著眼于品牌和價格本身,不再盲目追求奢侈品帶來的地位,更關心品質和品牌背后所代表的價值與故事。對于,哈根達斯來說延續這種陳舊的浮夸策略,只會把消費者推得越來越遠。
英國曼徹斯特的一家公司Love Creative參與并主導了這次品牌革新,新的logo采用“棕紅色”,取代原有的黑色和金色;在包裝的改革上,他們請到了13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為哈根達斯每個味道的冰淇淋,都創造一款更具藝術感和現代感的包裝。
在廣告營銷方面,哈根達斯在全球6個城市與地區,開展了以“讓每一天非凡”為口號的營銷活動,講述不同人與“冰淇淋”的情緣與故事,突出“將冰淇淋融入到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這個點,與此前的打愛情牌有很大差別。
Instagram和Facebook等社交媒體也在這一系列的廣告營銷中活躍了起來。根據Jorgensen的說法,哈根達斯已經發現了社交媒體平臺在年輕一代中的重要性。近一年來,品牌在數字媒體的營銷花費大幅度增長。并且品牌也在挖掘新的創意點,比如講一講創始人的故事等等。
二、口味和配方的改變
除了一系列的品牌重塑,哈根達斯還進行了配方和口味上的改進,以迎合健康潮流。不少人吃完哈根達斯的第一感受是“齁甜”,第二感受是“太胖罪惡”。哈根達斯冰淇淋的密度較高,100g冰淇淋就有226大卡的熱量,14.7克的脂肪。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他們為了一時的涼爽而掉入了“甜蜜的陷阱”,對健康非常的不利。因此,都開始尋求更加健康和更加有品質的消暑食品。根據英敏特發布的報告,2016年全球冰淇淋的消費量為130億升,同比下降了16.7%。
這對于冰淇淋制造商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包括哈根達斯在內的品牌都在改變產品的配方。聯合利華早前一口氣推出了5款新品,不含牛乳、無人工色素和香料。哈根達斯也打算緊隨其后,利用天然材料取代防腐劑、人造乳化劑和穩定劑。
此外,哈根達斯還打算推出更多新口味冰淇淋搶占市場。哈根達斯一項在口味的開發上有獨特的品味,比如今年3月推出的玫瑰味兒、接骨木花味兒,這些新口味在千篇一律的牛奶味、抹茶味里更顯眼,也更新奇吸引人。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對哈根達斯的品牌重塑持贊同的觀點,品牌顧問公司Ideon創始人Andrea Katz表示,品牌重塑是一個非常冒險的過程,一定會丟掉一些品牌曾引以為傲的東西。
對于哈根達斯來說,這次品牌改革其實是丟掉了20多年以來一直奉行且已經受到廣泛認可的“奢侈品”路線。在其他冰淇淋都在努力把自己包裝得更加“高級”時,他們在反其道而行之。改過包裝后,的確能吸引新的消費者,但是原有的忠實消費者可能會因為品牌變得“接地氣”而不想消費了。
但換一個角度想,如果哈根達斯不改變,一邊是高冷的奢侈品定位,一邊又在超市里打折促銷,長此以往,對品牌的形象也是一種損害。如今的朋友圈已經沒人拍哈根達斯了,都在曬Godiva和各種小眾冰淇淋。哈根達斯的品牌革新是一種激進的改變?莫不如說是被現實情況所迫。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