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我們國人有一種本領:不是把產品做好,而是把價格做低。很多行業都是這樣,得點兒小便宜就沾沾自喜,不知不覺之中,自己就把自己給滅了。
價格做爛了,市場做壞了,當然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層次。但是,這個修復的過程會很漫長,甚至需要付出死掉一批的代價。有時候,甚至會讓一個品種徹底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價格適當做低有利于產業化,規模化,但價格過低過濫,不擇手段,就扼殺了產業。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真理。
正如華為掌門人任正非曾說:“再不可以忽悠中國消費者了。什么“物美價廉”,什么“讓消費者享受低價”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靠不住的。提升產品品質,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決心,需要幾十年厚積薄發。你一味低價,就沒有好產品。而消費者根上的需求是好產品,是高品質的產品。企業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就把他們逼出中國,到日本等國去狂購。”
廣告行業亦是如此……
搏殺的過程中,必然有一條道路是:適當降低利潤,打價格戰。
但這真是正確的方法么?
短時間內,價格戰可能還能撐著,但是長期以往,價格戰必將百害無一利。
1、餓死同行
很多廣告企業瘋狂“價格戰”,將利潤壓得很低,無疑中吸引了很多顧客。但是市場中,必然有廣告企業鑒于自身情況無法將價格壓過低,這樣的企業除非有良好的口碑支撐,不然其訂單量可想而知。
2、累死自己
為了有生意做,即使毛利潤遠低于正常范圍,有些廣告企業也在接單。接到單了,當然高興,小作坊熱火朝天的趕場工作。
但,在這看似繁榮的背后,這些企業的日子真的好過嗎?到年底一算賬,除去員工工資,場地租賃費,道具費等,唉,辛辛苦苦干一年,到頭來就剩下三瓜兩棗,還不如給別人打工賺的多,何苦呢?
3、坑死下游消費者
顧客下單以為占了個大便宜,然而最該哭的其實是自己。經常聽到各種客戶抱怨問題,殊不知各方面成本居高不下,這么低的價格能買來什么樣的高質量的產品呢?貪圖便宜最終損害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4、中國商業會失去未來
如今,中國的消費不再是過去的消費狀態,已經有了很大的升級,中國的泛中產階級正在興起。
面對這個沖擊,如果中國的企業不提升產品和品牌的競爭力,提高附加值,將會失去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海外采購消費力證明了中國不是缺乏消費力,而是“中國的產品沒有滿足中國消費者成長、提升的需求”,如果不能提升,將會失去中國市場,倘若不能推出優質、有競爭力的產品,就如如任正非所說,將失去未來戰略競爭力。
故而,比起低價,提高產品和品牌的競爭力才是重中之重。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