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微信本是朋友之間,分享樂趣,聯系感情的平臺。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很多人發現每天早上醒來打開微信朋友圈后,發現整個屏幕是各種商品促銷信息及圖片,微信圈似乎已經開始變成了一個“小淘寶”。無論是什么電子產品、香水首飾還是國外代購,各種產品出售的信息,總會在你食指往下拉的那一瞬間出現。而你想看到的朋友近況、好友照片,也被鋪天蓋地的轉發廣告所掩埋。

“朋友圈”成商業圈
“卡地亞原版男款腰帶;lv七彩錢夾;jiojio正品,打造品牌;特大喜訊麗泰品牌攜手廠家終端讓利……”如今,打開微信,充斥的是大量的皮包、衣服、化妝品等各式各樣的商品圖片和銷售信息。
“每天打開微信朋友圈中總會有那么一兩個人在賣東西。有些時候,真感覺自己的朋友圈就是個代購網。”說起現在的微信朋友圈,零陵網友雙雙坦言,“現在基本一打開微信都是賣各種東西的,刷得又多又快,而且還都帶圖片,特別耗手機流量。”
雙雙說自己平常就挺反感廣告營銷的,但朋友的廣告營銷又讓她很無奈。有時候他會屏蔽部分人的朋友圈信息,但朋友還是會點對點給她發來信息,讓她轉發一下支持生意。
“朋友圈”消費熟人經濟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年輕市民,對于上述問題,大家表示正在遭遇著。其中,有6成受訪市民更表示,曾經捧過朋友場買過其推銷的商品。
家住冷水灘梅灣社區的資深“微粉”程燕樺每天一打開微信朋友圈,就會被朋友的各種內容刷屏――化妝品、鞋子、名牌包的代購信息目不暇接。“香港獨售”、“美顏神器”、“女人要對自己好點”、“秋冬大件歐范格調,你值得擁有”等廣告語更是輪番轟炸。程燕樺說:“雖然剛開始有些反感,但有時候有些產品還是會吸引我去關注、咨詢并購買。”她最近就在朋友那里買了一個背包,比在實體店優惠了不少。
在網上賣戴萊美面膜的蘇女士說:“以前我也試著在私人朋友圈里發發廣告什么的,后來發現這么做挺影響人際關系的,后來就干脆開公共號了。”蘇女士告訴記者,朋友圈的生意主要是靠熟人捧場,但最容易受到傷害的也是朋友關系。“關系到錢了,總讓人覺得朋友之間的關系就不那么單純了。”
微信代購并不是神話
相信每個女生身邊都有幾個代購,特別是有幾位生活在珠三角地區的同學朋友。他們大肆宣傳港澳代購,讓處于內陸的朋友既羨慕又心動。
“我是去年開始做的,因為自己的工作比較清閑。平時也喜歡網購,有一次去了香港之后發現自己在淘寶上買的bb霜是假貨,就萌生了做代購的想法。”在深圳工作的王冬梅說。
但并不是所有的代購都講究質量與誠信。有時候從微信朋友圈中也會買到一些質量瑕疵的商品。市民黃小姐有一個在朋友圈里代賣靴子的朋友,每天刷屏時所發的圖片樣式非常時尚美觀,讓她很是心動。"可是買回來之后發現鞋子的質量不好,鞋面和鞋幫的地方膠水痕跡很明顯。"黃小姐告訴記者,前幾天永州下大雨的時候穿出去辦事,結果走了一半路程鞋就進水了。她對鞋子很不滿意,但是抹不開面子和朋友說,鞋子也沒再穿過。
記者網上聯系了微信官方,對于微信朋友圈里衍生出來的“生意”及隱患,他們表示,微信朋友圈是同學同事的熟人分享平臺,小伙伴們更喜歡在朋友圈分享美食、旅游心情以及風景。朋友圈并非電商平臺,沒有賣貨功能。如果頻繁發送信息和過度營銷等破壞朋友圈的氛圍,微信將會禁止這些賬號或產品。微信官方還表示,如發現個別人士利用朋友圈做假貨廣告,歡迎舉報,微信團隊會盡快處理。
據了解,目前在微信上“開店”門檻很低,只需注冊一個賬號即可,其好友添加也不是實名制。同時,微信交易大都是利用消費者與好友間的信任和感情,缺乏第三方擔保等重要網購環節。如果買到次品甚至假貨,很可能礙于朋友間面子無法維權,即便維權也缺乏相關的交易憑證。微信營銷這種新的營銷方式存在的弊端,又能否讓這種營銷方式長久的生存下去,確實值得深思。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