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印刷復制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經濟大環境的影響,而2012年是轉型之年,市場經濟格局對企業的影響尤為明顯。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國內1月份和2月份工業產值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今年頭兩個月實現盈利6060億元,同比下降5.2%。說明當前國內工業企業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困難的時期,印企需要注意。
上次出現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還是在2009年的1至2月份。有專家表示,時隔三年這種情況的再次出現,說明當前工業企業經營困難,考慮到要素成本較快上升以及產能過剩等問題都很難在短期內化解,預計工業企業全年都將面臨較為困難的經營局面。
原因:成本上升擠壓利潤
按照2009年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的安排,當年發布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數據4次,統計時間段分別為1至2月份、1至5月份、1至8月份和1至11月份。歷史數據顯示,2009年1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隨后在1至5月份和1至8月份仍然下降但降幅縮小,直到1至11月份才恢復上升。
對比2009年和當前的情況,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室副主任原磊認為原因根本不同,所以帶來的影響也有明顯差異。他表示,2009年中國工業生產的下滑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世界市場的需求萎縮導致了中國企業出口受阻。它是一個突發事件,對中國工業的沖擊是暫時的,不影響整體趨勢。自2003年開始,中國工業一直保持著發展的態勢,區別只在于同比增速有時快一點有時慢一點。
然而,情況從去年開始出現了新變化,工業企業利潤率的長期趨勢出現了下降的苗頭。這主要是因為在企業內部,生產要素成本出現了較快的上升跡象,這既包括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也包括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漲。而且,在成本上升的同時,由于企業之間的競爭,更主要是由于國家對消費品價格的管控,企業又很難將上漲的成本向下游轉嫁,所以企業的利潤就不可避免的被上升的成本侵占了。
“從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企業現在面臨的不是像2009年那樣訂單不足的問題,而是組織生產的問題。就是說企業拿到訂單后,是不是能以合適的成本找到工人生產的問題。有些企業按照訂單生產,最后成本算下來還賠了。”原磊說。
在他看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到當前這一特定階段,多年維持了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必然面臨調整的壓力,其目的是為了在更高的平臺上獲得更為廣闊的增長空間。在經濟調節機制作用下,中國工業企業將很難一直保持擴張態勢,有些時候甚至會出現下降。
印聯傳媒轉載自慧聰印刷網
相關閱讀:第184期印聯培訓學員分享專題
柯達破產保護與數碼印刷專題
富士施樂 施樂還是“施惡”
國家商務部加收進口相紙反傾銷稅
北京將在2012年再授予70家印企綠色印刷認證
文化產業發展推動趕上新聞出版業實現騰飛
日本印刷市場將持續萎縮
國際巨頭聚焦中國 微軟將大手筆投資中國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