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手機地圖究竟是不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之一的問題,到現在也都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但是在人們的生活中,地圖應用給予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無論是“路癡”還是驢友,地圖都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百度導航和高德導航之間的戰爭偃旗息鼓以后,關于地圖的聲音漸漸沒了,不過地圖卻與移動互聯網的應用逐步融合,正在形成以地圖為基礎服務的產品圈。
地圖與瀏覽器
根基艾瑞發布的《2013Q2季度中國手機瀏覽器行業分析報告》顯示,2013二季度手機瀏覽器用戶規模保持輕微增長態勢,6月份達到了1.7億,人均每日使用2.4次。瀏覽器在移動互聯網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它與地圖會是怎樣的結合呢?
地圖與視頻
包括百度地圖、PPS、愛奇藝在內的幾款視頻應用都利用地圖開發出了相關的功能,比如“雷達”、“附近的人”等功能,充分結合了地圖的優勢。
移動社交應用都結合了地圖功能,地圖可以讓移動社交產品的社交屬性增強,而視頻與地圖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也讓視頻應用具有了社交屬性,這樣,它就不是一個“死”的移動應用了。
地圖增強了移動應用的社交屬性
地圖與瀏覽器、視頻等移動應用的結合,它的優點在哪里呢?筆者認為:地圖與移動應用結合的優點就是讓移動應用具有了一定的社交屬性,增加產品的社交屬性,讓更多的用戶參與進來,形成一個圍繞地圖的用戶關系網。
移動互聯網不像PC端的產品一樣,純粹的單向輸出,比如新聞、游戲、視頻等。移動互聯網用戶注重的是,別人正在干嘛,別人正在看什么書、別人正在玩什么游戲,它有一個人與人橋接的過程,所謂移動必社交。
新聞客戶端在應用里接入語音評論功能,手機音樂軟件在應用里接入搖一搖功能,視頻在應用里接入雷達功能。2012年12月——2013年6月手機網民各類手機應用使用率超過30%的幾大應用中,都或多或少的增添了它的社交屬性,而在PC端這些社交屬性是不被重視或者完全沒有的。
地圖增加了相關移動產品的社交屬性,它可以讓用戶知道,他附近的人在看什么、在玩什么游戲、在看什么視頻,雖然不能讓用戶直接與用戶溝通交流的功能,但是這些應用在瞬間變成了一個“活的”產品,它不再是一個只單方向的、純粹赤裸裸輸出的產品。
地圖可以與哪些移動應用結合?
(1)移動電商。根據艾瑞的數據顯示,2013年Q1中國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266.6億,同比增幅高達250.3%,移動電商的如火如荼和PC市場的電商競爭壓力過大成反比,移動互聯網的增長帶動了移動購物用戶的增加。
移動電商和地圖的結合,大大縮減了網購用戶和線下用戶之間的區別。我給大家描述這樣一個場景:在辦公室,某女士拿著剛買的一條裙子在那里炫耀,然后整個辦公室的女性都在羨慕嫉妒恨,都在問在哪里買的,“姐買的不是衣服,姐買的是炫耀感”。如果移動電商能結合地圖的功能,用戶就能大概的知道,附近的人買了些什么,這個時候,另外用戶的炫耀資本就沒了,同時自己也能買到心儀的產品。
(2)手游。手游應該說是移動應用當中變現最直觀的產品了,雖然社交應用的用戶量廣泛,但是變現上還是沒有手游直接,道具要花錢買,死了要花錢復活,包括特殊的場景也需要購買,它它在變現上是比較容易的。
手游與地圖功能的結合,可以是團隊戰、可以是組合戰,它甚至可以限制用戶的地域,讓用戶只能限制在某一區域內,讓用戶在地域上有接觸的可能性(萬一我把隔壁的小家伙給滅了,不知道他會不會沖過來打我……)。目前市場上的情況是:手游廠家沒地圖支持,有地圖的廠家沒好的手游。
(3)網絡文學、網絡音樂。基于愛好的產品積累起來的用戶,更容易讓用戶之間產生共鳴,特別是像音樂、文學這類產品,更容易讓一些極品愛好者聚集在一起,地圖提供了兩者線下偶遇的可能性。
地圖的精確性問題一直都飽受質疑,包括將用戶帶到河里面、不知名的公路等,甚至谷歌地圖還因此吃到官司。地圖與移動應用的結合,很好的規避掉了地圖的這一劣性,用戶不需要知道和他同玩一款游戲的是住樓上還是樓下,只要是附近就行了,它能給用戶提供給線下偶遇的機會,能知道附近的人正在用這款移動應用做什么,這就是地圖與移動應用最好的融合。
地圖產品因為其功能性、技術性以及開發成本等問題,不能讓所有廠家都來做地圖,本身擁有地圖產品的廠家將會在地圖的競爭中受益,而其他沒有地圖應用的廠家,要么與已有的合作,要么就是被擁有完善地圖功能的廠家所吞噬。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