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日,關于“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二維碼,下發相關征求意見稿”等消息屢見報端。據媒體報道,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蔡洪波在18日中央財經大學舉行的“中國現代支付體系變革與創新”發布會上表示,二維碼支付被叫停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技術安全標準的缺失。“應該說二維碼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否達到金融支付體系的安全標準還不確定。將來通過鑒定,達標后再推廣運用也是有可能的。”至于虛擬信用卡等被暫停的爭議,蔡洪波認為,虛擬信用卡是“帶著缺陷的創新”。“銀行卡的發卡必須要面簽,不僅中國這樣,全世界都這樣,面簽是最安全的,而虛擬信用卡省去和弱化了風險控制的一些關鍵環節。”

第三方支付被嚴管?
3月13日,央行下發緊急文件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央行在通知中要求,立即暫停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有關業務,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業務暫停期間的平穩過渡。
3月14日,市場傳聞稱,央行近日再度下發《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草案,對第三方支付轉賬、消費金額進行限制。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金額不得超1000元,同一客戶所有支付賬戶轉賬年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消費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同一個人客戶所有支付賬戶消費月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超過額度應通過客戶的銀行賬戶辦理。
對此,有媒體報道稱央行此前對支付寶騰訊此次面向公眾發網絡虛擬信用卡一事毫不知情。虛擬信用卡“暫停”而非“叫停”。要求支付寶公司在3月31日之前將“有關產品詳細介紹、管理制度、操作流程、機構合作情況及利潤分配機制、客戶權益保障機制、應急處置等內容”書面報告給屬地監管銀行。
而支付寶方面表示,3月14日已經向央行進行了匯報與溝通,并會根據央行要求遞交相關材料,針對《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支付寶稱,“草案就是還處于草擬的階段,遠未證實頒布更沒實施”。
財付通方便稱,已收到央行關于暫停二維碼業務的通知。正與央行保持緊密溝通,至于對業務的影響,內部還在評估中。
日前,中信銀行發布澄清公告稱,中信銀行微信聯名信用卡及中信淘寶異度支付聯名信用卡,兩款金融產品均處于測試階段,尚未上線運行。中信銀行將嚴格遵守監管機構的監管要求,進一步加強相關產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的評估,及正式推廣前的測試,完善產品的管理制度,控制風險,以保障廣大客戶的合法權益。
財經觀察員鄒光祥認為,金融業是高風險和管制最為嚴格的行業,很難想象,居然發生了兩個全新的金融產品沒有報備監管部門的事件。顯然,此次事件暴露出包括支付寶、騰訊、中信銀行在內的市場創新主體與監管部門存在溝通問題。
互聯網理財受影響?
“如果該草案內容成為現實,將會限制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互聯網金融產品將會徹底‘屌絲化’。”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此表示。
《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草案中,引起爭議和關注最多的一條是“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金額不得超1000元,同一客戶所有支付賬戶轉賬年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消費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同一個人客戶所有支付賬戶消費月累計金額不得超過1萬元,超過額度應通過客戶的銀行賬戶辦理”。業內人士認為,此舉直接戳中互聯網寶類理財產品的軟肋,如若實施將大大降低互聯網系余額管理工具的使用便利性,理財的意義就體現不出來。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互聯網金融研究員曹磊認為,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已有龐大的載體量,此舉若實施將“扼殺”一大批網購族以及電商企業。網購市場將受限制,如今以網絡購物、網絡團購、網絡理財為代表的網絡消費已經滲透于各行各業,央行此舉限制第三方支付的同時,更是限制了網絡經濟市場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必將會引起眾多消費者及商家的不滿。
業內人士認為,征求意見稿中提到的對第三方轉賬、消費金額進行限制,業務受影響的主要還是支付寶、財付通等有賬戶體系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對其他200多家不以賬戶體系業務為主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較小。
創新與監管如何平衡?
鄒光祥認為,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金融創新與監管的邊界再起沖突。隨著新技術、新的商業模式的融合,特別是移動互聯的崛起,各種類似的金融創新會越來越多,對傳統利益格局的挑戰與顛覆也越來越大。監管者需要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同時,加大對現有法律法規的梳理和評判,及時修訂制約創新發展的落后規章。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互聯網金融千人會聯合創始人黃震說:“到底為什么被暫停?是監管要跟上創新的腳步,希望金融創新走的慢一點,希望創新的產品能夠做一個風險自測、評價報告、風險預案,然后備案到央行。”
“互聯網金融逃不出金融的本質,應持鼓勵創新與風險防控并重態度。”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紅燕表示。
據媒體報道,18日在中央財經大學舉行的“中國現代支付體系變革與創新”發布會上,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蔡洪波表示,創新的動因主要是技術推動、規避規則和降低成本,目前前兩者的動力更強。在支付創新的過程中也容易腳踏紅線,同時會造成不公平競爭。“如果有些線上和線下的政策和標準不一樣,可能會造成不正當競爭。”
那么,需要支持什么樣的創新?蔡洪波表示,就是李克強總理說的“法不禁止即自由”,同時要考慮市場承受力、風險容忍度和監管的導向。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