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三巨頭爭搶移動電商“船票”的布局謀篇,可謂近期互聯網領域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從動輒上億元的并購到“燒錢大戰”的升級,從打車軟件一夜成名到互聯網金融的種種創新,移動互聯網對億萬普通人的消費與生活所產生的影響正在逐漸顯現。

然而,隨著競爭的逐漸激烈,市場也隨之不斷“升溫”。上周央行暫停支付寶、騰訊兩家公司的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業務,則讓不少人對移動電商的未來“憂從心起”。如火如荼的移動電商,不光要追求行進的速度,還要放低重心,穩步前行。
盡管央行已數次表態要大力支持互聯網金融創新,但風控與安全畢竟是監管的根本。各家企業在巨額投入進行技術創新時,也應該加強與監管部門的溝通,及時匯報對產品和業務的設計規劃,讓監管部門“心中有數”。
而在產品方面,資本運作能夠在短期內支起骨架,“價格戰”也能在一時之間吸引眼球。但互聯網精神的核心依然是口碑效應,在開疆辟土的同時,互聯網企業還應將精力更多地投入提高產品的用戶體驗上來。特別是必須細化流程,充分考慮產品的安全性。移動互聯網的使用習慣正在培育中,一旦真正出現了較大規模的安全風險,將對市場產生致命的傷害。
隨著O2O的推進,線上交易真正獲得了和線下服務與消費打通的機會,這也對在電商領域長袖善舞的巨頭們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是線下推廣還是數據對接,乃至商戶、平臺和用戶之間的利益分配,這些難啃的“硬骨頭”都需要不斷“試水”。特別是在數據的使用方面,數據資產已成為互聯網巨頭們在面對線下企業時最寶貴的“小金庫”。如何將它的效能發揮到最高,為線下企業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數據服務,也將直接左右線下商家參與移動互聯網盛宴的熱情。
走得快還要走得穩,移動電商只有下足功夫勿忘細節,才能真正迎來光明的未來。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