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如今,幾乎每個人都會下載幾款手機社交軟件,這些軟件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也為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提供了一個溫床。5月2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微信等移動即時通信工具專項治理行動,集中整治移動即時通信公眾信息發布服務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具有傳播和社會動員功能的公眾賬號。嚴厲打擊移動即時通信公眾信息領域傳播謠言、暴力、恐怖、欺詐、色情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
有多亂?
即時通社交陷阱無處不在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數據顯示,我國移動即時通信服務用戶已突破8億,微信公共賬號已超過200萬個。但是,移動社交平臺也因謠言泛濫、詐騙活動猖獗、暴力色情等信息傳播而飽受詬病,吐槽各類公眾號的網友不勝枚舉。
1.過度營銷 炒作公眾號用來盈利
今年5月中旬,一篇名為《微波爐廠家打死都不說的驚人秘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被眾多用戶熱轉。這些秘密包括微波爐輻射會致癌等。
而據權威專家解釋,我們日常使用的家用電器產生的是電磁輻射,而電磁輻射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普通的輻射種類,它穿透力極低,不會危害健康,更沒有研究說明其會致癌。對此,央視也曾公開報道。
記者調查發現,微信中有很多類似謠言養生文章,其目的在于讓人們來關注發布信息的公眾號,待公眾號被炒熱之后,便成為廣告推銷的平臺,其根本目的在于微信營銷和推廣。
2.欺詐消息 為了餡餅掉進陷阱
有媒體曾報道,河南省新密市的朱女士稱,她曾轉發了一條朋友圈點贊免費港澳游的信息,接收到大家的贊以后,就把截圖發送給了旅行社的公共賬號。沒過幾天真的收到邀請函。
“在4天3晚的行程中,每天都安排了購物點進行購物,有珠寶店、禮品店、特產店、免稅店等,幾乎占去一半行程。我和一起去的朋友,每個人都花了近萬元!”朱女士想起自己被騙的經歷,追悔莫及。
“小伙伴們,快給我68個贊,就有機會入住某某奢華酒店一晚;集贊送健康……”其實,很多網友都收到過公眾號發布的類似集贊得旅游、積贊免費吃自助餐等信息。如今,這些集贊的陷阱讓網友們很是痛恨。
咋治理?
微信公眾平臺推“微信保護”
近日,微信公眾平臺安全中心全新改版。升級“手機保護”功能為“微信保護”,同時將“公眾號助手”功能升級為“公眾號安全助手”,并新增安全提醒、安全保護群發時的多人操作支持等功能。
“微信保護”與“手機保護”通過短信驗證的方式不同,公眾號運營者可以通過“公眾號安全助手”綁定微信號,這樣在公眾號進行風險操作時,需要通過綁定的微信號進行驗證才能夠繼續操作。安全級別進一步提高,有效阻止了因盜號而產生的違法違規內容的群發行為和操作。
據介紹,本次微信公眾平臺安全中心升級是面向所有公眾號的一次安全升級,公眾號可自由選擇是否綁定“微信保護”或開啟“安全提醒”,讓管理員第一時間了解公眾賬號的所有操作行為,如一旦公眾號被盜,或者異地登錄等異常行為,都將及時推送安全提醒,保障該公眾號安全。
微調查
我們需要更干凈的通信工具
網友“該不該戒掉朋友圈”:好友生活動態被各種心靈雞湯、可疑的養生秘籍、聳人聽聞的傳言刷屏,越來越多的商家也利用朋友圈搞起微營銷,讓人不堪其擾。
網友“輝哥”: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單純的,溝通和分享生活點滴的空間,和朋友互動的平臺。
網友“流星余”:是該好好整治什么集贊活動、代購活動了。我們需要創造一個更本真的通信工具。
網友“hello齊齊”:去年的尋人電話費詐騙信息還在發來發去,還有一些動點腦子就知道是謠言的信息到處傳播。
網友“貓匿”:除了整治微信公眾號,還有很多社交APP也不能忽略,這些軟件也很可能成為不良信息傳播的途徑。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