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繼微博爆火之后,微信似乎已成為現階段人人必備的手機應用程序。如今,微信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更是一個提供客戶服務、進行輿情監測的良好平臺,其推送功能也大大提升了信息的有效獲取率。于是,各大銀行微信營銷強勢出擊。

大行的強勢
多家大型商業銀行捷足先登,在微博上為營銷做好前期的服務和鋪墊工作,推出新穎的活動博人眼球
一直以為個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而著稱的招商銀行(600036,股吧),在微信營銷上也走在前面。
名為“小招”的招行微信公眾平臺上線后,從最初的訂閱號推送產品與優惠消息,到最近開通辦理轉賬匯款、理財產品、信用卡快速還款、申請貸款、辦卡等業務,“小招”正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歡迎。超200萬的銀行卡綁定用戶,體現出了“小招”的高成長性。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借微信客戶端重新定義信用卡的服務模式。”招行信用卡中心副總經理劉鵬稱,“利用微信來改善招行的服務,增加個性化服務才是招行微信平臺的核心。”
與招行類似,建設銀行(601939,股吧)的微信公眾平臺“小微”也表現得十分搶眼?!掇r村金融時報》記者從建行獲悉,“小微”升級后,致力于向用戶提供周到細致的掌上金融服務。“小微”為客戶提供統一的微信服務平臺,通過關注建行統一服務號“建行電子銀行”,即可享受集儲蓄卡與信用卡業務為一體的全面微信銀行服務。此外,“小微”耐心周全的服務態度也是一大亮點,能隨時細心地解答用戶的業務咨詢問題,且親和力十足。
這種順應潮流趨勢通過運用社會化網絡的工具及人氣,線上、線下與移動客戶端全面開花的服務模式,強化了銀行的品牌形象,提升了客戶的關注度。建行稱,將來微信銀行的發展方向就是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滿足多樣的需求。至于發展細節,建行新聞處李承陽告訴記者:“目前還在研究之中,暫不方便透露。”
不過,在微信銀行面世的短短幾個月中,也不斷有人對其安全性產生質疑。
招行網上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招行的微信銀行是采用“手機銀行”的安全保障機制,凡涉及客戶私密信息的功能,均將在招行手機銀行后臺進行辦理,同時使用雙重密碼、圖形驗證碼等全方位安全措施。在登錄時要提供登錄名、密碼,用戶退出手機銀行或關閉手機瀏覽器后,手機內存中臨時存儲的賬戶密碼等信息也將自動清除。“技術成熟了我們才會上線,因此用戶可以放心使用。”招行宜昌分行副行長賈焰對記者說。
人民銀行科技司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目前有相關配套的技術,因此微信銀行的安全性是有一定保障的。“不過這畢竟是一種銀行金融服務的創新,對于新的事物,風險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用戶在使用微信銀行時要有安全意識,盡量只涉及小面值的資金。同時用戶應該了解當自身利益受損時,如何與相關部門聯系展開維權。央行前不久成立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正是針對目前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為從監管者角度保護消費者權利而設立的。”該負責人還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銀行通過微信營銷所產生的效益不容小覷。
此外,該負責人指出,在技術層面,理財服務也許會是微信銀行今后的發展趨勢。預計,微信銀行會有更多的發展,服務渠道也會進一步擴寬。
小行的滯后
和之前微博營銷滯后相似,與各大銀行五花八門、有聲有色的微信營銷比起來,小型銀行們在微信推廣方面似乎也顯得默默無聞
互聯網技術的創新讓銀行不斷尋找新的突破。不久前,各家銀行剛剛在微博上初露鋒芒,現在又開始轉戰微信。
多家大型商業銀行一改往日模式化的服務標準,在微博上為營銷做好前期的服務和鋪墊工作,同時使用最流行的網絡語言與用戶進行密切的互動,推出新穎的活動博人眼球。而農商行、農信社這樣規模較小的銀行在微博上的活躍度卻顯得有些“尷尬”。
和之前微博營銷滯后相似,與各大銀行五花八門、有聲有色的微信營銷比起來,小型銀行們在微信推廣方面似乎也顯得默默無聞。
記者在微信上對農商行的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搜索,結果顯示,全國范圍內開通微信公眾平臺的農商行并不多,加“V”認證的更是少之又少。在這些農商行的微信公眾平臺之中,多數只是不時推送一些廣告與優惠活動的消息,甚至有些平臺至今并無歷史推送記錄。記者還采訪了其中一家已開通微信公眾平臺的農商行,該行大堂經理表示,除定時發布消息外,目前還暫時沒有將微信公眾平臺升級的計劃。只有重慶農村商業銀行等極少數機構的微信公眾平臺較為成熟,可以稱得上是“微信銀行”,推送信息的同時,還提供賬戶查詢、轉賬匯款、理財產品等金融服務。
此前,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就曾表示,如果人們想要了解某個企業,通常會先選擇進行網絡搜索。為了增加公眾認知量,農信機構要珍惜、重視微博這種媒體形式。
一位銀行業專家卻認為,小型銀行還暫未開辟微信營銷這片領域,或許是跟投入成本、自身受眾人群,以及部分農信機構依然處在轉型期有關。
不過,上述央行科技司負責人也贊同小銀行開發微信市場。他說,微信目前用戶量極大,當下看來,通過微信營銷推廣不失為一個好的渠道。因此,對于小型銀行來講,在各方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通過微信來擴大市場也無妨,而且現在有大行微信營銷模式可以借鑒和一定的技術支撐,會更加可行。
目前,各家銀行都已開始對短信通知服務收取費用。今后,如果消費金額不達標、又想及時了解賬戶信息變更的客戶就要交費了。不過微信為客戶開辟了一條新的信息服務渠道。目前招行、浦發、中信等多家銀行推出了微信免費為持卡人提供消費信息通知的功能。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