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隨著微信服務號新規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解讀都指向到服務號。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來咨詢:我們到底做訂閱號還是服務號?有了四次群發的服務號是不是可以滿足企業的所有需求?也有企業擔心:如果我們完全依靠微信,有了新的應用出來替代了微信怎么辦?還有企業說:今年開春隨著二馬事件,微博又重新活躍起來,我們還要不要做微博?

這些問題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葉老師從SocialCRM的角度來談一下,對于企業而言,新媒體運營的矩陣規劃,而不僅僅是微信矩陣的規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個問題:微博要不要做?
微博的媒體屬性,比較適合進行潛在客戶開發,即拓客。而且,微博可以有效的聆聽大范圍的消費者聲音,而不是小范圍的一對一的粉絲聲音,對于VOC也很關鍵;同時,可以通過活動和激勵等進行快速的滿意度調查和產品調研等。
第二個問題:微信做訂閱號還是服務號?
微信矩陣需要根據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來規劃,但有個策略:服務號是功能性的,圍繞產品服務和功能性內容的;訂閱號是品牌性的,圍繞品牌故事、生活方式類內容的。
首先,如果你的產品服務功能性很強,品牌比較弱,可以只做服務號;而如果你的品牌調性很個性化,突出品牌傳播和品牌故事,或者產品服務在向消費者突出一種生活方式,那么必須做訂閱號。這個時候,你可以做一個品牌調性和生活方式的訂閱號,一個基于產品和服務的功能性的服務號,以服務號為主公眾號,訂閱號為副公眾號,粉絲不需要互通,而是通過活動頁面來貫穿,同時服務號的名字宜用品牌名字,而訂閱號的名字宜用生活方式的品牌調性的名字。切記,不要相同的名字。
如果你的子產品品牌比較多而且獨立或者強勢,可以考慮1個服務號為主號,多個子產品品牌的訂閱號為副號,形成1+多的微信公眾號矩陣。聚合的原理是訂閱號的活動頁面可以來自于服務號,或者都聚合到統一的社區進行互動。
第三個問題:社區建在哪里?
葉老師在新媒體整合的時候和微信矩陣的圖中都提到一個品牌社區,品牌社區將成為企業的新媒體全渠道的粉絲蓄水池,如果你沒有SocialCRM來進行整合,則可以通過社區來進行蓄水池。這時候,移動版的SNS社區就成為關鍵,只可惜騰訊的微社區還太簡單而且只在微信里面,而百度貼吧雖然活躍度很高但是沒有開放接口,也不提供嵌入式集成。
第四個問題:如何進行新媒體矩陣的整合?
一個企業要進行合理有序的建立新媒體矩陣的關鍵要素是:基于粉絲的關系階段來進行矩陣規劃部署。信任關系階段是指粉絲與品牌的關系強度,搜索廣告是潛在關系—潛在客戶,微博是弱關系—拓客,訂閱號是次強關系—新客,服務號是強關系—老客,社區是粉絲—品牌認同者。
基于這個關系階段,進行遞進的分層管理,包括調性、內容、活動和權益的差異化,從而實現一個合理有序的整合的新媒體矩陣。
最后:整合的關鍵是什么?
關鍵在于對品牌戰略的落地定位,定位到具體的品牌故事和粉絲定位,從而確定內容的調性、生活方式的定位以及功能性的服務定位。同時,還需要有相對應的組織結構相匹配,以及相關的激勵機制。
現在,你知道應該開服務號還是訂閱號了么?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