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在7月30日舉行的微信沃卡發布會上,微信牽手聯通正式發布微信沃卡,但實際從嚴格意義上并未有真正的“發布”。不像其他產品發布會,富含爆點、料點或者亮點。
這款產品暫時并不具備殺手锏產品的競爭力。
微信沃卡主要內容為:10元包300M(2013年年底前的促銷期內為500M)的微信定向流量包。用戶可以享受手機支付、專屬微信標簽、群組更大上限、專屬微信游戲及道具等四大特權。8月5日易迅商城開始接受預定。
微信沃卡無法攻占校園市場。現場中移動人士:“我們松了口氣”
與業界的猜測不同,沃卡并未提供無上限的流量,哪怕是視頻和音樂流量之外的無限流量。
筆者在發布現場偶遇一位“潛伏”進來的廣東移動市場線條人士。他透露:“此前我們擔心微信沃卡將推出36元不限微信流量套餐。從今天發布會的情況看,這款產品本身并無競爭力。”微信沃卡需要在聯通常規月租上疊加10元。目前聯通沃派3G校園用戶最低月租36元,非校園用戶月租更高。也就是說,校園用戶每月至少需要花費46元,才可享受300M(促銷期500M)微信流量套餐。
此前部分分析指出,“微信沃卡”主要是搶奪校園用戶。因為學生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微信重度用戶多,對流量資費敏感。現在看來,盡管有目標市場和潛在用戶,但在廣東的高校迎新市場,這個產品要想搶占市場依然困難重重。
高校市場具有新開卡用戶比例高、投入產出比高、捆綁效應明顯等特征,一直是運營商的兵家必爭之地。每年最炎熱的7月-10月是運營商如臨大敵的季節。以廣州移動為例,不只是有專門的高校中心,每個區縣都有高校拓展團隊,有固定的高校代理渠道,大部分渠道還是壟斷的。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運營商對高校的拓展、捆綁、維系和反攻等,近乎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郵寄錄取通知書同時贈卡贈號、組織班車在火車站機場接報道新生、與高校簽訂協議后擺攤促銷、開展全員營銷到高校掃樓等等手段,最終換來一家運營商在一個高校要么幾乎沒市場,要么擁有絕對壟斷市場的現狀。微信沃卡想憑借產品差異化+電商渠道被動銷售,如何突破其他運營商的“高黏性捆綁維系+高投入拓展”策略?
據了解廣東聯通去年的高校政策比微信沃卡甚至更為優惠。聯通去年的高校迎新政策是“微信沃派”套餐36元500M定向流量(微信、米聊和沃友),外加1G微博流量。再看中國移動的動感地帶套餐,月租19元,包含200M 2G流量,500M 3G流量,1G省內閑時流量。最近幾年的高校迎新已開展“充值100送300元”的大促,相當于話費2.5折。從資費看,“微信沃卡”在高校迎新市場并無特別的競爭優勢。
不過微信沃卡依然有它的市場:微信重度用戶,并且愿意為了獲得使用微信特權,更換原有號碼。在攜號轉網試點多年也未成熟的情況下,換號的成本對于很多用戶依然太高。除了號碼依然與個人身份緊密綁定,與銀行卡、會員卡等綁定外,短號集群網、充值多月返還這兩大捆綁殺器也將很多換號沖動扼殺。
這位移動人士最后說到:“我們松了口氣,這一個版本的微信沃卡只能獲得小眾市場。而且4G牌照發放、終端普及和商業化已是板上釘釘的事。這是移動未來的優勢。”
微信沃卡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投石問路
微信沃卡這個產品本身并無特別的競爭力,但微信和聯通走到一起,并且是隆重走到一起卻意義重大。微信第一自媒體聯盟WeMedia創始人青龍老賊就認為,7月30日將被寫入中國互聯網歷史。
會上領導和專家多次傳遞的信息:微信沃卡是一次運營商和OTT企業“破冰”的探索,是一種嘗試,頗有“投石問路”的意味。一方面微信沃卡會從廣東聯通向全國推廣,另一方面微信沃卡是“可持續可迭代”的互聯網思路打造,下一個版本的“微信沃卡”會比我們看到的更豐富。騰訊的產品能力聯合聯通的開放態度和資源,以及“小步快跑”的策略,微信沃卡下一個版本不會太遠。
微信沃卡更深遠的意義在于,明天它可能變成微博動感地帶卡、迅雷電信路由器、百度神州行搜索。持續半年的運營商和OTT之爭劃上句號,會逐步迎來和諧:攜手合作,而不是你死我活。這背后的思路對整個行業是有益的:不再爭食蛋糕,而是一起把蛋糕做大。
我在年初《微信和運營商的奇幻漂流》一文的觀點是,騰訊是少年派,運營商是老虎。兩者都在通往移動互聯網彼岸的船上。兩者互相博弈,互相依存和諧共生,最后到達墨西哥海灘,老虎會找到自己的森林,少年派也會有自己的歸宿。在這個過程中,老虎的成長過程將決定其在墨西哥森林的生活。
這意味著幾只老虎中聯通已經領先一步。移動和電信的態度會微妙起來。運營商,包括中國聯通內部實際上也有不同的聲音,對微信的態度有保守派與開放派。表現出來的便是既想跟微信等OTT合作,又不想與之合作;但更怕別的運營商搶先一步與之合作。聯通先行一步自然獲得了主動權。
不過長遠來看微信將成為最大的贏家:微信與聯通結婚了,但并不是一夫一妻制。移動和電信也將先后與之結婚。剩下兩家運營商內部的博弈會決定何時結婚,而不是是否會結婚。未來微信在運營商面前,可能會扮演與蘋果iPhone類似的角色。
據張小龍透露,微信在去年底就開始接觸聯通高層。這次合作能達成很不容易。這背后透露的是利益的糾葛和觀念的轉變。只要合作達成,運營商和微信(OTT)分工和協作角色將逐步轉變,最終帶來的是OTT企業和運營商的話語權的此消彼長。
微信沃卡給微信和聯通都帶來了什么?
微信找到了安全感,外界關于運營商對微信差異化收費的討論可以歇菜了。說微信進入體系內有些夸張,但從監管部門今日態度可知,微信的未來不再充滿憂慮。去年底很多人認為政策是微信最大的風險,現在應該可以改變觀念了。這也讓微信東家騰訊的投資者的信心得到了鞏固。
微信代表OTT企業,逆轉了話語權。運營商作為管道,掌握強勢資源渠道的優勢將逐步減弱。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中,運營商不再是唯一的頂端角色。在日后與OTT企業的合作中,將更多的讓利。
中國聯通最直接的好處是增加了“沃”品牌的知名度。在此之前,雖然中國聯通在三大運營商中互聯網營銷做得最好,但“沃”品牌的定位并沒有中國移動“全球通”、“神州行”、“動感地帶”三大品牌清晰,知名度不高。由于微信是互聯網最熱話題,聯通和沃,自然也將獲得足夠的曝光度。
中國聯通的管道利用率也將獲得提升。微信沃卡就會消耗更多的聯通流量。此后與微信更多的合作、與其他OTT產品的合作,將繼續消耗聯通流量。與中國移動的3G網絡不通,聯通有3G數據網絡,但是需要更多的應用去消耗它。中國移動4G網絡也將面臨這個問題。這也說明OTT和運營商的合作是大勢所趨。
最后中國聯通會給全世界留下中國最開放、最創新和最互聯網的運營商形象。這是千金難買的。
對微信和聯通來說,本次合作僅僅是一個啟程。微信沃卡后續如何演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何時向微信敞開懷抱?其他的OTT產品哪個將是下一個微信?這三個問題都比“微信沃卡8月5日的銷量”更加重要。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