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位置,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移動互聯網會比傳統互聯網更即時、更精準、更快速、更便利,而且沒有任何地域局限。在全國超過6億的網民紛紛由固網向移動互聯網遷移的背景下,依附于傳統固網的企業,勢必會加快自身業務及產品向移動互聯網進軍,移動互聯網巨大的商機將會使得各方趨之若鶩。

4G牌照的發放意味著4G網絡、終端、業務都將進入正式商用階段,運營商部署4G相關工作的腳步將加快。即將到來的2014,注定成為中國4G元年。一個移動的網絡社會開始變得更真實了:速率更快的無線寬帶,更智能的移動終端設備,不同功能、花樣繁多的各類APP及移動應用平臺,使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精彩,越來越多原本無聊的時間碎片將被移動互聯網所填充,手機甚至將變成陪伴我們時間最長、最貼身的物品,成為繼電視機、個人電腦之后最重要的一塊屏幕。
移動互聯網現在的流量雖然只占整個互聯網流量的15%,但是它在加速呈指數級增長,其用戶數早就超過了固定互聯網網民的數量。幾年之后,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將成為互聯網上的最主要流量。
很多人都知道移動互聯網是下一座金礦,但是要成功地掘到金子,卻不是簡單地把傳統互聯網的業務模式搬到手機上來,也絕不是僅僅把手機的業務延伸到互聯網上去。對于傳統企業、特別是終端商家來說,業務內容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將決定自己是否能跟上移動互聯網時代。
1、用戶體驗至上,創造適合手機閱讀的頁面
如果一個商品或一項服務想要取得成功,它必須從與消費者發生的第一點接觸開始,就提供卓越和愉快的體驗。如果說4G是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引爆點, 那么“用戶體驗”將決定其爆炸能量的大小,因為相對于電腦來說,手機的屏幕小,輸入速度沒有電腦鍵盤快,看大的圖片、視頻不方便,影響瀏覽速度和浪費流量的廣告也很討厭,所以在操作上一定要越簡單越好,在界面上要提供適合手機瀏覽的網頁、滿足手機閱讀習慣。
同時,作為商家來說,如何把自己的手機網站、微信公眾賬號、APP等移動互聯網應用工具整合到一起操作,集中管理、編輯、發布,并進行有效的整體傳播,這也是對于移動互聯網工具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考驗。
2、營銷策略不可急功近利
進入移動互聯網的企業在盈利模式的策略上一定不可急功近利,在發展初期要耐心培育市場和用戶。因為移動業務是對自己現有業務的一個延伸,它吸引的消費人群會有許多非電腦網民的客戶,這些客戶可能只用過手機的簡單功能,對于電腦和網絡的操作經驗不足,這時候,就需要企業有足夠人性化和簡單易懂的指引去教育他們。
3、找到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在移動互聯網市場,處于產業鏈被動位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諾基亞近期推出的PointFind服務是很有“殺傷性”的,PointFind可以通過手機拍下我們身邊的任何物品,然后手機會告訴我們這個物品和與這個物品的位置密切相關的信息,可以想象,當我們去自駕游的時候,隨手拍下一個古跡的照片,手機就能告訴你這個古跡的歷史和相關趣事,那是多么震撼的事情,這種集定位、搜索和精確數據庫功能的服務必定將手機提升到改變世界的境界??梢?,未來的業務核心競爭力將主要體現在娛樂、個性以及定位等消費者需求上。
4、把握移動營銷新模型
毋庸置疑,蘋果iPhone的出現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個里程碑,它的巨大成功開創了與移動運營商業務分成的新模式,其魔鬼協議讓許多運營商頭痛不已,致使Facebook、校內網等 SNS網站紛紛與之合作,建立了大量用戶數的蘋果群組,通過各種活動積聚了極高的人氣,而蘋果又可以透過這個平臺宣傳自己的品牌文化、促銷信息等等,合作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營銷模型又到了需要再次變革的時候了,想要利用移動互聯網開展營銷業務的企業一定要清楚AIPI模型, 即:Accurateidentification(精準的身份識別)、InstantConversation(即時對話)、 Personalization(個性化需求)和InteractCommunication(互動溝通)。只有把握這個模型,企業才可以明白如何找到自己的潛在客戶,實時地與之對話,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隨之讓其參與互動,通過口碑傳播吸引更多的客戶。移動互聯網的營銷模型與傳統營銷最大的不同,就是直接讓正確的客戶為企業說正確的話,冷冰冰的廣告式營銷終將在這個時代里慢慢衰退。
5、整合產業鏈之外的資源
全球快餐連鎖巨頭麥當勞與日本移動通訊NTTDoCoMo公司簽訂合約,二者推出了基于FeliCa芯片技術的“Osaifu- Keitai”手機錢包服務,它允許用戶在結賬時,用手機在特殊的讀取設備上晃一下即可完成支付過程。這一舉措,使麥當勞優惠券下載網站名列日本手機網站瀏覽量第二名,在過去的一個財年里,麥當勞重登日本餐飲業銷售額冠軍的寶座。
這說明了不論什么企業,只要能把握移動互聯網的前沿技術,抓住行業強勢資源,就可能實現快速增長。
移動互聯網是由具備各種功能的信息網絡服務組成的大平臺,它的最終歸宿必然是要融入到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當中去的, 讓我們的生活能夠在移動中越來越多姿多彩,所以創新不應只是局限在產業鏈里面,而更應該走出去,以共贏的態度尋找更廣闊的天地。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