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期,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大網絡巨頭為了圈地手機支付市場,將線上優勢向線下擴展,在便利店、電影院、出租車等市場,燒錢都燒紅了眼。在筆者看來,在這些新商業巨頭眼中,所謂燒錢其實透露著“微利和虧本”的商業智慧。

一方面是微利理念。現在我們很多老板,總抱怨自己行業太微利,羨慕騰訊和阿里巴巴日進斗金的暴利。殊不知,騰訊和阿里巴巴做的就是草根大眾的生意。騰訊向幾億QQ用戶提供游戲等增值服務,每個人收幾元,加起來卻成了天文數字;阿里巴巴則向中小老板收費,一年也就幾千元“店面租金”,同樣聚沙成塔。
京東和易迅等電商也是如此,其商品售價就是“進價加最基礎的成本”,這看起來不可思議,等于玩火自焚,但在專家看來,通過微利低價推動巨額銷售后,這些電商便因此掌握了持續穩定的“億”級現金流,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有了強大的保障。
另一方面是“先不賺錢”的理念。這并不是說投資人的錢就可以亂花,而是“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當前,各種類似余額寶的理財產品蜂擁而出,一些互聯網平臺甚至倒貼收益給用戶,背后隱藏的是大眾理財渠道不暢的巨大市場機會,一旦用戶建立起這樣的理財習慣,多少錢都賺不完。
360董事長周鴻祎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只要你給用戶提供了價值,獲得回報是遲早的,這種回報甚至是豐厚的。”可惜很多老板們不愿做虧本買賣,其實只要方向對,加上勤奮,賺錢是早晚的事情;如果你的方向不對,就算現在盈利了,也很難長久持續下去。
馬云有一句話很經典:贏在細節、輸在格局。他認為,好比所有人看一個人踢腿真漂亮,其實你根本不知道他每天早上踢兩萬下。如果放棄追求短期利益,堅持下去,迎來的可能是更豐厚的回報。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