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綠色印刷是由政府倡導,被企業和用戶積極支持發展起來的新印刷概念。以往,印刷業是高污染高排放環境殺手的代名詞,而近年來受新技術的影響,印刷市場逐漸顯露萎縮的趨勢。因此,印企借助綠色印刷概念扭轉行業形象重塑優良品牌成為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12月2日,第十四屆北京國際印刷信息交流大會上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司長曹宏遂做了主題演講。闡述綠色印刷轉型時機已經成熟,印企轉型刻不容緩。

從開始的政府各相關部門協作共同發力、到現在已經被廣泛認可并對其未來發展形成共識,綠色印刷在我國推行已歷經兩年多的時間。12月2日,在第十四屆北京國際印刷信息交流大會上,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副司長曹宏遂做了主題演講。他表示,兩年時間,我國實施綠色印刷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但縱觀其未來的發展之路,在推廣綠色印刷中還需要繼續轉變觀念、加強宣傳、完善綠色印刷標準的制定。
綠色印刷推行亟待扭轉觀念
曹宏遂在演講中表示,雖然綠色印刷推行已經卓有成效,但在下一步對綠色印刷的推進工作中,首要的是對印刷企業管理者觀念的轉變。他說,就我國的印刷企業來講,目前主要的問題不是硬件設備達不到要求,而是在部分印刷企業中,在認識上對實施綠色印刷還有誤區,對實施綠色印刷信心不足。因此,表現出來的是對推行綠色印刷不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對采用環保材料、實施綠色印刷工藝是在觀望、等待;還有人說在我國實行綠色印刷不符合我國印刷產業的實際,為時尚早,認為我國的印刷狀況已經很好,搞綠色印刷是多此一舉,認為我國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實施綠色印刷可能對印刷產業的發展不利。這些模糊的認識都導致了申請認證的企業為數很少,與我國印刷企業的總數不成比例。
談到造成以上舊有觀念難以改變的深層次的原因,曹宏遂認為,首先我國印刷產業比較早實現了市場化,早期由于準入門檻較低,長期以來,我國的出版物印刷企業普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設備比較陳舊,使用CTP直接制版設備的企業不多,資金不足,對使用環保材料如油墨、黏合劑等要增加成本,這些問題有所顧慮;同時,這些企業聽命于出版社,出版社給它膠片,企業就只能使用PS傳統印版。其次,對出版物實施綠色印刷還抱有懷疑心理,認為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做到全覆蓋。而現在申請還要花一筆錢,也許得不償失。再次,宣傳工作做的還不夠,對實施綠色印刷的宣講還不夠,特別是一些人對申請認證還要繳費有抵觸。
綠色印刷宣講將出版社納入其中
找到了企業抵觸的原因,就要幫助其從根本上去解決相應的問題、改善對應的環境。曹宏遂在講話中指出,做綠色印刷不僅僅只是印刷企業自己的事情,還關乎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由于我國首先從中小學教材開始入手推行綠色印刷,因此將出版社納入到綠色印刷中來與印刷企業一起共同合力推行綠色印刷必不可少。
據了解,目前在出版社和印刷廠的交易過程中,為了節省成本,大多數出版社都采取自己提供原材料的方式,給印刷企業自供紙、自供油墨等。因此即使是印刷企業本身已經意識到綠色印刷的重要性,意識到選取環保合格的原材料對最終印品是否環保達標有著關鍵作用,但是如果是出版社提供了不環保的原材料,有時為了不丟失活源,也只能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屈服于“買方市場”的壓力。因此,對出版社普及綠色印刷現在非常的急迫。
單方面的只對處于產業鏈下游的印刷企業普及綠色印刷的好處還是遠遠不夠的,對出版社綠色印刷知識的宣講也同樣是宣傳工作的重點。曹宏遂介紹,新聞出版總署已經與有關出版中小學教材的出版社進行了聯系,出版社表示了極大支持。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還在積極與教科書的使用單位,即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進行聯系,宣講綠色印刷對中小學生的健康有利。除此之外,他還建議通過財政對實施綠色印刷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補貼。
綠色印刷依據建立標準加速調整
據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國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印刷企業近2000家,只占印刷企業總數的不到2%,但是卻占印刷業總產值近50%的份額。在我國印刷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也明確將對重點企業扶持發展列為了重點發展項目,具體在各省市的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也再次落實和明確了這點。可以看到,廣東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各地區也將發展產業園區、重點企業與綠色印刷緊密聯系起來。
發展優勢企業、淘汰過剩產能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企業之間互相惡性壓價、打價格戰,各種不良的市場競爭現象,供遠遠大于求的市場情況亟待產業結構的良性調整。綠色印刷的實施就發揮出了這樣的作用。達到標準者將更有活力和競爭力,反之遭到淘汰。而介于二者中間的企業,可以通過自身的技術改造、政府的扶持、產品結構的調整等措施,獲得發展機遇,從而進入產業的第一梯隊。
此外,綠色印刷標準的制定也令這種門檻效應更加有章可循。據曹宏遂介紹,我國近期即將出臺凹版綠色印刷標準和商業票據綠色印刷標準。之所以選擇商業票據印制領域,是因為票據印刷企業情況相對較好,屆時標準出臺后,將計劃盡快實現我國票據印刷的綠色全覆蓋。同時標準的出臺也勢必將成為新的一道門檻,將不達標的企業拒之門外。據透露,屆時將首先從膨化食品包裝印刷、軟飲料包裝印刷、藥品包裝印刷等方面開始實行。
印聯傳媒轉載自科印網
相關閱讀:2011中國快印行業高峰論壇專題報道
DIY個性印品測評專題
印聯傳媒獨創展會品牌專區招募合作伙伴
深圳市人大領導蒞臨指導快印客工作
預計國際油墨市場2017年將達182億美元
關注曼羅蘭破產 重組能否振興是關鍵
揚長避短 柯達著力打造文檔處理頂級企業
電子讀物來襲 印刷新聞媒體轉型在即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