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昨日,有關畢福劍的“飯局視頻”文章在朋友圈刷了屏,并在各社交網站上產生病毒式傳播。今日,微博熱搜榜形式急轉直下,三個帶有“深航“的關鍵詞一下子沖進前五,“深航”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將剛剛才火起來的“飯局視頻”擠到了第六位。

互聯網時代,個人隱私何處安放?
“深航艷照門”和“畢福劍飯局視頻”均是在未經當事人許可 (暫無直接證據支持,但可以按常理推斷) 的情況下,被他人發布到網上所造成的“丑聞”事件。網絡時代的個人隱私,幾乎成為一顆隨時能夠引爆的炸彈,只要是“行為不檢”,或者是負面內容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經由互聯網的病毒式傳播,可能會導致一場對當事人來說的巨大災難。
法律法規能否有效的保護網絡環境下的公民隱私權?就目前來看,我國如何在網絡環境中保護隱私權仍然沒有特別詳盡的規定,強化對網絡空間個人數據和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已成為我國立法的當務之急。在這里,讓我們再來強調一下隱私權和網絡隱私權的概念:
隱私權作為一種基本人格權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一般認為,隱私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其內容具有真實性和隱秘性,主要包括個人生活安寧權、私人信息保密權、個人通訊秘密權及個人隱私利用權等。隱私權是公民的人格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伴隨著人類對自身的尊嚴、權利、價值的認識而產生。
而網絡環境下的隱私權,即是指公民在網絡環境下借助互聯網而享有個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不受他人侵害的權利。從這個角度來看,“深航艷照門”和“畢福劍飯局視頻”事件的幕后策劃者均涉嫌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在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的前提下,這種侵害他人隱私權的事件,演變了一場群體狂歡。正如“網絡謠言”、“八卦娛樂”一樣,大眾輿論對“捕風捉影”的“桃色新聞”從來不缺少關注。既然是一場群體狂歡,弱化了參與其中的個體自律和責任,尤其是網絡匿名身份的隱蔽和對事件當事人“標簽化”的解讀,一次次把狂歡推向高潮。
現階段我們可能并沒有保護網絡隱私權的有效方法,杜絕個人的“不雅行為”或許是一個方向。
事件鏈接:
“深航艷照門”:一組疑似深航空姐的不雅照在微博上瘋傳,引發網友圍觀。從今天凌晨兩點左右至今,事件發展跌宕起伏:當事女主角就被人肉,有可能是深圳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甚至有不少人在微博上冒充女主角騙取粉絲,有傳聞當事人經不住輿論的壓力自尋短見。
“畢福劍飯局視頻”:一段疑似央視著名主持人畢福劍在飯桌上唱評《智取威虎山》的視頻昨天流出。視頻中畢福劍唱了該京劇里《我們是工農子弟兵》的著名選段,并且邊唱邊戲謔,對毛澤東使用了羞辱性詞匯,稱他“把我們害苦了”等等,網上輿論掀起軒然大波。
責任編輯:魏盼盼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