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XXX(機主姓名)看這個,ht://********XXshenqi.apk”。如果收到這樣含病毒的短信,千萬不要點開下載,否則手機會自動群發該短信讓更多的用戶上當加入群發短信的隊伍中深圳警方經過17個小時的通宵奮戰,于8月2日18時抓獲制作傳播該病毒的犯罪嫌疑人李某。

不知不覺間,手機就會自動群發短信給朋友,著實令人恐懼。這不僅帶來了通訊費上的損失,也讓朋友間信任關系蒙受陰影。事實上,如此惡行已經涉嫌多重違法犯罪。首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作為上網終端的智能手機在本質上與計算機無異。如此炮制病毒并大量侵入用戶手機,可以被認定為“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后果嚴重的行為。”將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其次,這嚴重侵害了用戶的通信權和財產權。其實,侵入他人手機并海發短信,可以看作是通過病毒竊取了他人的虛擬財產即手機話費,并以海發短信的形式進行了實體揮霍,這在本質上是盜竊行為,是否應該認定為盜竊罪或者其他犯罪,以彌補被侵犯的法益,值得探討。更嚴重的在于,這讓人們對移動互聯網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值得欣慰的是,深圳警方在接到報案后,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僅僅用了17個小時就抓獲了犯罪嫌疑人,這不僅對不法分子形成了極大威懾效應,更給人民群眾吃了一顆定心丸,值得贊譽。
其實,這么一種帶有“傳銷廣告”性質的病毒,雖然可惡至極,但遠遠并非最恐怖的。實際上,手機病毒早已覆蓋了手機支付、金融交易、移動服務等多個諸多層面。不夸張地說,一旦中毒,侵入者直接盜取話費、關聯銀行卡等財產猶如“探囊取物”。
而更讓人防不勝防的是,手機病毒植入方式極為靈活、多變,有的偽裝成不同類型的短信、彩信內容,騙取用戶點擊內嵌的病毒鏈接;也有的偽裝為用戶常用的手機應用軟件,利用用戶習慣搜索下載的習慣,以誘人字樣騙取用戶下載后感染用戶手機。
手機病毒已經泛濫成災,維護移動互聯網安全,任重而道遠。近年來,我國移動互聯網進入了全民時代,改變了我們的工作生活,創造了諸多產業奇跡,是我國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最主要戰場。然而,網絡安全是網絡強國的最底線要求,失去了安全感的移動互聯網,一切繁榮都將化為虛幻。
可以說,所有社會主體都是移動互聯網的直接或潛在受益者,這就意味著所有人都有義務為構建互聯網安全貢獻一己之力。國家公權力自不待言,是打擊手機病毒的主力軍,須不斷彌補立法缺陷與短板,完善執法手段、加強執法效力,統一司法尺度、強化司法力度。
同時,病毒制作者一般都以獲取非法利益為目的,這就要求手機生產商、軟件開發商、移動運營商、銀行、電商等民間力量,能夠不拘泥于一己短期、局部利益,以移動互聯網安全為重,不為小利而無視用戶利益,喪失企業長遠利益,對手機病毒所能觸及利益鏈上的每個環節,施以限制、監控,別再讓病毒能夠輕易撕破我們賴以生存的移動互聯網。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