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日,知名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EnfoDesk易觀智庫產業數據庫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應用分發市場監測報告》顯示,百度、360、騰訊的移動應用分發量位列市場前三,占比分別為41.5%、27.8%和16.6%,百度系連續三個季度蟬聯榜首。

近日,知名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EnfoDesk易觀智庫產業數據庫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應用分發市場監測報告》顯示,百度、360、騰訊的移動應用分發量位列市場前三,占比分別為41.5%、27.8%和16.6%,百度系連續三個季度蟬聯榜首。
與此同時,2014年第一季度百度移動業務營收在整體收入中的占比超過25%,較之2013年第四季度超過20%的占比上升了5個百分點。而對于BAT三巨頭中的其他兩家,有數據顯示,阿里巴巴的移動營收在其總收入占比大概為12%,而騰訊的移動營收在其總收入的占比約為15%。
無論是移動業務營收在總收入中的占比,還是移動應用分發市場的份額,百度都遙遙領先與其他互聯網公司,實現了市場份額和變現能力的雙重提升。也難怪世界排名第一的價值投資專業網站GuruFocus發文指出,百度投資價值和前景遠超谷歌,文中援引分析家們的預測指出,未來五年百度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1.5%。
縱觀百度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進軍歷程不難發現,百度大舉進攻移動互聯網是在2013年。從年初的呼喚“狼性文化”到年中開始大舉并購,特別是以19億美元總,全資收購網龍旗下91無線業務,創下當時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金額并購,可以說2013年百度針對移動互聯網市場展開了一次疾速的轉身和強攻。
事實上,早在2012年,百度就針對移動搜索領域實施“輕舟計劃”。所謂“輕舟”,指的是搜索仍然是移動互聯網的船票,但前提是,要將繁重瑣碎的APP變得更輕巧,這就需要進行平臺整合。較之傳統搜索,移動搜索更加精準化、本地化和碎片化,這也預示著移動搜索需要從“信息”轉向“服務”,需要與傳統行業整合,與線下實體結合甚至做更多硬件布局,從而讓用戶通過搜索框得到更加生動、具體的服務。
正是基于這種戰略思考,百度在移動分發市場上打破了市場上主流互聯網公司以“應用商店”為主的分發邏輯,創造性地走出了百度特有的“移動搜索+應用商店”雙核分發模式,通過兩大渠道的深度結合為分發能力增長帶來雙重支點。一方面,依靠旗下“百度手機助手”、“91助手”、“安卓市場”三駕馬車共同驅動,實現了對“頭部應用”分發的100%覆蓋;另一方面,還能將廣泛的搜索需求與應用分發進行精準對接,提升低頻“中長尾應用”的分發量。截至目前,百度應用分發平臺日均分發量已經突破1億,分發龍頭地位穩固。
與此同時,百度還在手機端提高廣告精準度,通過基于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的推薦技術更加精準地匹配用戶和廣告,移動端的廣告能夠獲得更高的點擊率。在營收方面,百度網盟利用基于大數據的CTR(廣告內容匹配)預估技術,也讓與其合作的網站平均收入獲得提高,付費廣告的生態鏈更為穩固。根據高盛6月中旬發布的投資報告顯示,百度第一季度付費點擊同比增長53%,為谷歌的2倍,而去年上半年漲幅為22%,去年下半年漲幅為44%,創2011年以來的最高漲幅。
而作為以技術見長的百度,是國內在研發領域投資最多的互聯網公司,其平均研發投入約占總營收的13%,與谷歌持平,是名副其實的“實力派”。繼去年成立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今年成立硅谷實驗室后,如今的百度研究院已形成包括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北京深度學習實驗室(原深度學習研究院)和北京大數據實驗室在內的三大實驗室布局,雄厚的技術實力正為百度的高速發展保駕護航,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方面表現出巨大潛力。
為了更好在包括智能搜索、大數據等全球前沿技術有更大突破,百度還引進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其中就包括今年剛剛引進的“谷歌大腦之父”吳恩達,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迄今為止引進的最重量級的人物。作為當今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吳恩達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工程學的學術風向標,加之其一手創建并領導了谷歌深度學習團隊,有著豐富的經驗。加入百度后,吳恩達被任命為百度首席科學家,全面負責百度研究院,此舉將進一步強化了百度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較之其他互聯網公司,百度更注重用戶體驗和底層生態體系的建設。一方面,百度很注重傾聽用戶的聲音,通過跨界聯合,為客戶營造一些溫馨、炫酷的氛圍,提升用戶體驗,進而提高用戶黏性。另一方面,早在2011年,百度就宣布投入數億元成立百度應用成長基金,替用戶為優質應用買單,同時支持開發者進一步開發優質應用,通過搭建技術平臺,發布輕應用開發標準等辦法,對開發者進行扶持和引領,正如李彥宏所說“與開發者和程序員共同成長”,這不僅在于滿足用戶需求,對開發者也極具吸引力。
移動互聯網,它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把互聯網從PC搬到手機上這樣的“搬家”式,而是重建、是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網頁不是唯一的入口、大規模的信息交互也不一定通過瀏覽器、輸入法也不再單純依靠鼠標和鍵盤等。可以說,移動互聯時代我們將進入一個傳感器+大數據,把一切人、信息、服務連接在一起的時代,數據不知不覺的收集,自動的在大數據平臺進行運算,反過來再給它針對性的結果。
在這樣一個從交互到渠道到場景到體驗,人與網絡的關系、存在方式都變了的特殊時代—,傳統互聯網公司向移動互聯網時代轉型并非易事。以門戶網站為例,門戶已經成為“傳統媒體”,而將門戶變成“客戶端”搬到手機上,至今也沒有成功的典型——沒有清晰的贏利模式。但正是這樣的“無跡可尋”,才使得百度依托自身的技術優勢不斷探索,最終形成了移動分發、LBS、視頻以及搜索四個矩陣式的布局,進而成就了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老大”地位。
很多時候,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無非就是他比別人早走或者多走的那一小步,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也適合百度所引領的中國移動互聯網時代。41.5%的移動分發市場份額、占總營收超過25%的營收比重,可以說百度已成功實現從傳統互聯時代向移動互聯時代這一“驚險一躍”。當然,百度之所以能成功完成這“驚險一躍”并進而引領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這與百度以技術創新為支撐、能夠針對用戶需求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功能和體驗是分不開的,無論行業怎么變,富于體驗性的個性化資源永遠是最稀缺的。
而百度在移動互聯市場上的一路高歌猛進,也為其帶來了在資本市場上的升值變現。隨著百度面向未來的投資和移動布局日趨完善,投資人和投資機構也對其移動發展的未來表現出十足的信心。以百度將發售10億美元5年期債券為例,有業內人士透露,“百度與投資機構最初溝通中,市場反應是不能低于T+140bps;后來基于快速增長的訂單數,加上與部分投資機構談判,最終敲定發債定價為T+125bps。”事實上,近期摩根大通、德銀、高盛、JG Capital等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紛紛重估百度的價值,或是給予百度增持,或買入評級,目標價都超過200美元。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