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我們大都是在競爭性的社會中長大成人的。為了得到父母的注意,我們與兄弟姐妹競爭。在體育運動中,我們與其他孩子競爭。為了以最好的分數進入最好的大學,并繼而得到最好的工作,我們與同學競爭。這種競爭意識后來也進入了我們的工作生活,在職場中,我們試圖比同事更出色,以便獲得更多的獎賞、更快的升遷以及更多的機會。
但是,如果在競爭中勝出不再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又當如何呢?我們怎么才能擺脫競爭的天性,或者只在恰當的時候利用這一天性呢?如果我們不再主要根據比他人更出色來證明自己,我們怎么才知道自己是否走對了路呢?
在今天的環境中,這些問題比哲理更有實際意義。世界之間的聯系已變得極為緊密,很多用來“獲勝”的傳統觀念已經不再適用了。我們來看看圍繞中國和美國之間經濟競爭而進行的爭論。事實上,為了自身繁榮——為了為增長提供資金,為了確保出口市場,為了培養人才、轉移技術等等,每個國家都需要對方取得成功。當然,兩個國家在價值觀和國家治理方面確實存在著重大差異——在意識形態和影響力方面也確實存在著競爭。但是,從經濟層面來看,競爭卻變得微妙得多,甚至溫和得多了。
在“競爭對手”同時也是伙伴的很多行業,情形也一樣。舉例來說,制藥企業相互發放藥品生產許可,并在不同的市場共同推廣產品。金融服務公司共同管理貸款、共同承擔風險。在汽車、計算機和服裝行業,競爭對手往往依靠同樣的供應商和分銷商,所以,為了讓它們保持健康,必須確保整個行業運轉良好。為了推動良好的監管環境和政治環境的建設,這些競爭對手還會共同游說。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競爭的終結——尤其在贏得投資者和客戶方面,但是,競爭已經不再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手段。
你能清楚地看到,公司內部的競爭已經大大削弱了。隨著組織越來越全球化,而且越發依靠功能交叉的程序,團隊合作和協作也日漸成為成功的籌碼。除非人們分享信息、協同解決問題,并通過互相幫助完成工作,否則,組織就無法有效運行。所以,我們常常要為他人加油、支持他人,并積極幫助他人,而不是為了其他目的與同事展開競爭。
即便有了更多的認識,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讓“競爭引擎”降速也很困難。我們受到的很多教育都是鼓勵競爭的,所以,很難拋棄這些天性。不久前,我曾與一個制造業企業合作,這個企業的銷售人員總是與財務、法律和訂單處理部門爭吵,因為他們阻斷或者減慢了“我們的交易”。相反,企業運作管理部門則認為,銷售人員不接受管控,因為他們不遵守“我們的程序”。運營失調就此產生,因為雙方都在爭奪控制權,而不是為了取得成功相互幫助。
如果你身處競爭已經妨礙成功的情景中,以下兩個策略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競爭換位。你可以通過在一兩天內放棄競爭的方式來進行非常短暫的嘗試。比如,你可以在某個臨時項目上從事其他領域的工作,甚至制訂經理工作輪換制度。關鍵在于,你對“他人”的觀點了解越多,你的競爭愿望就越少。舉例來說,先鋒基金(Vanguard)有意讓經理人在不同的職能之間輪換,以減少內部競爭。正如先鋒基金一位資深經理人對我談到的:“如果你曾在其他領域工作,并清楚自己將會從事其他工作,那么,你就不會把問題推到下游了,你會去解決它們。”
促進競爭對手之間的討論。第二個策略是,把看似競爭性的團隊聚到一起,討論各種動態,并制訂讓雙方取得更大成功的步驟。在一個大型制造業企業,工廠的經理人覺得總部對很多數據的要求就是浪費時間;而總部的職能部門則認為,一線經理未能準時提供精確的數據。當工廠和職能部門的經理一起度過幾天之后,他們發現,可以取消或簡化十幾種報告;同時,并就如何以及何時提供數據訂立了服務水平協議(servicelevelagreements)。
對大多數人而言,競爭是一種天性,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習慣于將競爭默認為通向成功的途徑。然而,隨著世界變得更加復雜,學會不競爭也可以成為贏得勝利的關鍵。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