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不用裝了,你們很多人都是想著怎么快速“漲粉”,現在筆者就圍繞如何“漲粉”的這個話題展開來說說。筆者只要在公眾號上推送“一個月內漲十萬粉絲秘訣”的文章,朋友圈立刻會被“刷爆”,至于內容,不管了,因為標題已經足夠讓大家迫不及待點開來看;筆者只要在大會上咳嗽兩聲,說接下來我講講某某公司是如何做到半年之內粉絲過百萬的,全場會突然死一般地寂靜,人們通通放下手機、屏住呼吸,所有眼睛瞪得賊大、齊刷刷地盯著我。
某廣告公司提供了很好的例子。這個公司搞了一個書畫類的展會,開通了專門的微信公眾號,參會門票只能在微信上領取。該展會持續近20天,前后參會人數高達五六萬,迅速漲了接近9萬訂閱用戶,但是展會結束之后,訂閱用戶立即掉到不足兩萬。現在這家公司也不敢推送文章了,因為一推送,反倒提醒用戶之前關注了一個跟自己再也沒有關系的賬號,通通取消關注。現在他們在糾結,接下來該怎么留住這批用戶?
如果這個賬號在開通之前規劃好展會結束之后賬戶的延續和用戶的留存問題,就不至于產生這樣的“悲催”結果:一推文章就
“掉粉”!
因此,做微信營銷之前,必須體系化規劃,在賬號上提供什么服務、規劃哪些功能、推送什么內容,讓用戶持續地關注你。一個公眾號能讓用戶持續關注,必須有它獨特的價值,能夠提供別的賬號無法提供的服務,或者能提供更為優質、更為貼心的服務。獨一無二的服務才是留住用戶的核心,其他都是白扯。
你是否有足夠的基礎去吸引那么多用戶?這里的基礎一是指你的銷售渠道基礎,你有多少渠道在銷售產品?二是你的客戶資源基礎,你有多少老用戶?截至目前,一共有多少消費者在你這里消費了,而且還留下有效聯系信息,例如手機號、郵箱、QQ等?三是要看你有多少媒介資源基礎,你有多少門店,你有多少員工?大公司上百號人,隨便勒令全體員工轉發分享公眾號,一篇不錯的文章立馬帶來過千關注;四是品牌沉淀基礎,新晉的品牌跟已經接近十年的品牌是不一樣的,新品牌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不會有用戶主動搜索關注,而老品牌則會有很多主動關注的用戶,因為它已經形成了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五是你的產品服務基礎,你的產品真的有吸引力?你的服務真的很好,沒一個用戶跟你撒潑?質量過硬?外觀“給力”?月銷過億?六是你的品類基礎,例如你是做溜冰鞋的,那粉絲數肯定不能向杜蕾斯看齊,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溜冰鞋吧,但肯定絕大多數人都需要杜蕾斯,品類基礎就決定了你最終的用戶基礎。還有,不是所有知道你的用戶都會關注你,也不是所有喜歡你這個品牌的用戶都會關注你,更不是所有的使用你們產品的用戶都會關注你,除非你給了用戶足夠充分的理由。因此,還要加上第七個,你有用戶駕馭基礎嗎?過去沒玩過微博,也沒玩過論壇,公司就是銷售型公司,只懂攻克大渠道,飯桌上搞定采購經理,不懂論壇灌水,不懂做你粉絲的粉絲,那別指望了,你還有很多功課要補。這里做個總結:銷售渠道基礎、客戶資源基礎、媒介資源基礎、品牌沉淀基礎、產品服務基礎、品類屬性基礎和用戶運營能力基礎是決定你能留住多少用戶的七個因素。
體系化規劃好服務和功能,對照七個因素審視一下自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冷水潑潑冷靜了,這時候再來想如何吸引用戶進來。其實能想到這里,大概都明白該怎么做了。沒錯,就是活動。
活動的最大作用在于快速積累用戶。至于活動要怎樣才會有效果,本書中的“為什么你的微信活動沒有效果?”一節會詳細講解,這里不再多講。
從開始的體系化規劃微信功能,到定位服務,到審視自己的7個基礎,到活動推廣“漲粉”,是做微信營銷必須思考清楚的四個問題。“漲粉”實際上是這四個問題里的最后一個問題,這點很像用快餐式思路去思考嚴肅的事——關系一生幸福、子孫后代的結婚問題。企圖用短平快的思路去解決長久相處的人生命題,大多要么無法得手,要么離得快,看看閃婚失敗的幾率有多高就知道了。
順道說下開頭說的那個書畫展的案例,如果它當初開通的不是某某書畫展,而是書畫愛好者的公眾號,透過展會積累的用戶將是它下一步商業化的基礎。搞搞線下書畫拍賣會,平時多推送一些書畫鑒賞知識,搞書畫大賽,與各類畫廊合作,給各類書畫展賣門票,眾籌式激發用戶參與,可以延伸很多商業空間吧?有沒有可能成為國內最大的書畫類自媒體?而且毫無疑問的,書畫愛好者的經濟能力都不差,你懂的。多可惜啊!
做微信營銷是探索移動營銷的最便捷手段,這是做微信營銷時認識上必須有的高度。移動營銷和傳統營銷是有很大差異的。傳統的營銷是分散、互不關聯、相對割裂的,單點突破即可決勝;而移動營銷是多點聯動、多個因素相互牽制共同作用的,必須體系化協同、多點共同發力才能生效的。所以過去很多傳統企劃人會津津樂道自己曾經在報紙上搞過一個滿城風行的創意,但那種過時的玩意兒在移動互聯網上玩不轉,在微信上無法復制。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