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移動互聯網,經過多年的飛速發展已從“新寵”變“舊人”。當人們質疑移動互聯網是否還有發展后勁時,22日聚集在“2015中國互聯網大會”的業內大咖、后起新秀和權威專家們正挖掘著移動互聯網的巨大潛力,表示其將繼續迎來百億市場,未來將打造一個全新的生活服務圈。

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看來,全球移動互聯網仍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驅動著全球互聯網和新興技術的創新與變革。
據余曉暉介紹,去年全球移動互聯網流量總量達到30-40億,全球從事網絡經營的電信運營企業收入大概在1.1萬億美元左右。截至今年5月,我國移動寬帶用戶達6.6億。且我國手機品牌也在智能手機浪潮中持續崛起,如聯想、華為、小米等。“初步判斷,未來5-10年移動互聯網仍是朝陽產業。隨著‘互聯網+’的全面推廣,它將深刻改變我們的經濟生活,迎來巨大的新發展空間。”
未來移動互聯網如何通過技術升級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呢?比如,大家都會有這樣的場景,即出差、旅游住酒店。細碎的入住登記、離店退房手續往往影響大家的體驗,為什么需要這樣的環節?主要是缺乏信用和金融體系,而互聯網金融將成為未來壓縮這些環節的保障。在互聯網業內人士眼中,未來完全可以實現直接通過網上輸入個人身份信息、用身份證刷房門就能輕松入住。
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太快,但卻對信用的積累不足。信用產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基于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信用體系能將信用數據變成每個人的信用資產。“不僅住酒店,很多必要的身份驗證都可以通過電子手段完成。”
業內看來,預計10年后所有產業都將互聯網化,企業競爭的都并非互聯網產業而是非互聯網行業。像專車、手機地圖等技術應用的出現,實際上就是典型的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結合,不僅創造了新價值,更為人們生活打造了新的服務模式。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統計,目前我國手機應用達300多萬個,數億次的下載量中系統工具、社交類App等占比超過70%。在千千萬萬的手機應用“大池子”里海選多款App會是移動互聯應用的趨勢嗎?
近來,各互聯網巨頭正紛紛布局公共生活服務體系。今年4月22日,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在全國首批12座城市提供“城市政務公共服務”,支付寶錢包App成為“入口”;4月29日,騰訊與國內16座城市批量簽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以微信“入口”爭奪“公共服務”話語權。7月初,百度宣布計劃投資200億升級O2O生態,由百度糯米在餐飲和電影品類率先推出“會員+”戰略,并將逐步納入洗衣、美甲、按摩、保潔等第三方服務。這意味著提供平臺式的公共服務,即“超級App”,將成為一種趨勢。
在螞蟻金服副總裁鄒亮看來,目前我國城市還沒有實現互聯互通,如果能把公眾、政府都納入互聯網平臺體系中,未來城市服務的潛力將是巨大的。
隨著各手機應用入口被逐步連接打通,移動互聯將形成整體的服務網絡,人們的生活體驗將更加豐富多彩。訂車票、住酒店、租房、繳納水電費、醫院掛號、交通出行、出入境管理、網購等多種生活場景將匯集在一個小小的屏幕上,只要一鍵操作就可以享受全面快捷的生活服務。人們未來的生活場景會是怎樣?值得期待。
印聯責編:星星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