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今天凌晨,微信悄悄發布了一項針對所有用戶的升級功能。如果你的手機上安裝了最新版微信,點擊“朋友圈熱文”就可以看到微信為我們挑選的10 篇文章,每次下拉刷新都能看見不一樣的內容。
據悉,“朋友圈熱文”是微信在公眾號內容傳播渠道上進行的一次新嘗試,用戶在這里看見的內容將不只是來源于自己的朋友圈,而是整個微信朋友圈數據庫中精選的優質文章。
熟悉微信的讀者可能會想到已經發布了一段時間的“一周朋友圈精選”,但在體驗過后,愛范兒(微信號:ifanr)發現無論是內容質量、興趣貼合度,還是內容廣度,“朋友圈熱文”都比“一周朋友圈”更上一層。
和今日頭條、Zaker 等信息聚合應用一樣,“朋友圈熱文”同樣是基于微信用戶大數據作出的推薦,但具體的推薦標準非常復雜,會根據用戶的標簽、閱讀行為作出優化。用戶看了哪些文章,忽略了哪些文章,也會促使未來的推薦結果更加精準。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文章質量是公眾號內容入選“朋友圈熱文”的核心標準,所以我們在“熱文”中看見的不一定都是《蘋果昨晚發布的最重磅產品,竟然是這個!》等“10 萬+”級別文章,還可能會有不少質量出色的小眾內容。
“朋友圈熱文”可以被看作是微信針對公眾號文章傳播的又一次大動作。畢竟,從公眾號概念誕生的那一天起,微信就以一種非常謹慎的態度經營著這個逐漸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中流砥柱的產品。
微信謹慎的背后是對平臺價值的保護。皮尤研究中心與奈特基金會于2016 年年初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62% 的美國成年人通過社交媒體閱讀新聞,較4 年之前上漲了13%。盡管中美互聯網市場有一定區別,但月活躍用戶高達7.62 億人的微信勢必也會成為很多中國網民閱讀新聞的首選來源,有必要對平臺內容的質量予以把控。
在5.0 版本中,微信將訂閱號和服務號分離,前者被折疊顯示,推送數量也分別降低至每天1 次和每月1 次,減少對用戶的干擾。最近又有公眾號運營人員表示微信正在整治部分公眾號的互推行為。
“朋友圈熱文”的發布為眾多普通用戶提供了新的微信閱讀形式,無需在自己并不感興趣的內容中浪費寶貴的時間。
對于公眾號運營人員來說,“朋友圈熱文”的發布也是提供了另一種內容傳播渠道,讓作者的努力能夠得到更好的回報。
PV、UV、粉絲數量、轉發數幾乎是目前微信公眾號(特別是訂閱號)運營能力和績效的唯一評判標準,在數據以及利益的導向之下,很多微信公眾號用質量不高卻非常“接地氣”的內容成為了朋友圈常客。微信顯然不希望覆蓋了近7億活躍用戶的公眾號平臺成為各種低質量內容的聚合之地。
怎樣提高微信公眾號的內容質量?將這樣的取向強加于各大微信公眾號,讓他們按標準產出內容顯然是不明智的做法,畢竟用戶需求層次參差不齊,一個開放的內容平臺也應該容得下“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于是,提攜有意思的文章,并將它們匹配給潛在讀者的“朋友圈熱文”就成為了一個更加有效的選擇。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文章能夠被稱作是“高質量”?微信團隊表示這個標準會隨著“熱文”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文章的可讀性較高。
從長遠來看,“朋友圈熱文”的影響更多體現在用戶閱讀文章渠道的多樣化。由于文章篩選和匹配原則復雜,公眾號運營者并無必要花過多精力研究如何讓內容進入“熱文”列表,只要按照微信的設想努力提高文章質量,總會有機會得到微信的肯定。
印聯責編: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