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近日,由騰訊公司主辦的中國“互聯網+”峰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京東集團CEO劉強東發表了題為“互聯網+零售”的主題演講。
劉強東表示,零售業態大概可以劃分為集貿市場、大商場式、連鎖店式和今天的互聯網+零售引入的電子商務模式。
這四種模式不斷更替,除了提升的用戶體驗之外,每種新業態能夠取代上一輪業態,背后都是跟成本和效率有關系的。
成本方面,劉強東舉例稱,比如中關村電腦城C2C的模式,如果把整個渠道成本都算下來,大概需要30-50%的渠道成本,也就是說消費者拿到產品的時候,要為此付出30-50%的額外的成本。對于集貿零售模式來說,這是必須的成本,因為它需要很多分層的產業鏈合作,需要有人提供資金平臺、物流平臺,小的賣場才能存活下去。而效率方面,劉強東稱衡量零售最重要的效率指標是庫存周轉天數。
劉強東認為,只有大幅降低零售成本,提升零售效率,最后才能反哺品牌廠商,讓他們有更好的利潤和更好的現金流去投入到研發和創新中,為消費者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最后整個產業鏈條才能進入良性的循環過程。
“不管是互聯網+零售還是互聯網+出行、餐飲各行各業,本質上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如果互聯網+的翅膀能夠飛起來,那么互聯網必須是為傳統行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所有互聯網的參與最后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是注定會失敗的。”
騰訊公司舉辦的“中國互聯網+”峰會,是以探討“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與前景為宗旨,推動“互聯網+”為政務、民生、各行各業注入革新動力的中國“互聯網+”年度頂級峰會。
此外,峰會另設“中國互聯網+政企高峰論壇”、“中國互聯網+公共服務高峰論壇”、“中國互聯網+醫療高峰論壇”、“中國“互聯網+”旅游高峰論壇”四個分論壇,從具體的政務革新與產業升級角度深入探討“互聯網+”在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包括騰愛醫療、騰訊“互聯網+旅游”解決方案、騰訊云、眾創空間、微信支付、微信城市服務、手Q城市服務、騰訊安全等眾多騰訊“互聯網+”的實際推動動作、解決方案、重磅產品,也將在分論壇亮相。
既然談到“互聯網+零售”,那么到底是以什么樣的主線去推動整個零售的發展,推動著零售幾乎是有了人類社會以來的第一個商業模式。
人類社會有了商業以來第一個商業模式是什么?其實就是零售。
人類社會以來所有的零售業態大致劃分為四個,第一個是集貿市場,80年代的農村生活,每個星期鎮上逢集末、趕集,去集上街兩面都是擺上攤子,這基本上是第一個以集中貿易方式的一種C2C的模式,包括迄今為止中關村電腦城也是這種模式。當然現在逐步在外遷,很多集貿式的,政府疏解交通壓力在往外遷,這是第一個模式。
第二個模式是大商場式的,到了90年代各個縣城大街里逛,村里結婚都要帶自己的準媳婦去城里買貨、買手表,都是逛商場。大商場基本上是零售的第二個業態,而且很快就在很多大城市幾乎取代了集貿市場。
第三個階段就是連鎖店式,比如沃爾瑪、家樂福、永輝,包括國美、蘇寧都是連鎖店的形式,密集的開店,到了今天的“互聯網+零售”,電子商務模式。
為什么四種模式不斷地更替?根據研究,除了不斷提升的用戶體驗之外,背后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一種新的業態能夠取代上一種業態背后都是跟成本和效率有關。所以,消費者拿到產品的時候經過層層加價,到最后需要為此付出30%-50%額外的成本,這就是集貿零售模式這種業態必須要有成本的,因為它是一整套的產業鏈,需要很多分層的一批、二批合作,需要有人提供資金平臺,有人提供物流平臺,小賣店才能存活下去。
到了今天電商,我們分析電商到底有沒有價值,電商能不能大規模的替代連鎖店成為第四個業態,成為未來零售的一個主流?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分析一下電商除了給消費者帶來用戶體驗的提升,帶來便利之外,能不能把整個行業的成本大幅下降,能不能把整個行業的效率大幅提升。
只有大幅降低零售的成本,提高零售的效率才能反哺品牌廠商,讓品牌廠商有更好的利潤、更好的現金流投入到研發、創新,去為消費者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最后整個一個產業鏈條才能進入良性的循環之中。
所以,不管“互聯網+零售”還是“互聯網+出行”、“互聯網+餐飲”,各行各業本質上都有共同的特點,如果加上互聯網翅膀能夠飛起來的話,互聯網必須為傳統行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如果不能做到這些,所有互聯網參與最后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注定會失敗。
印聯責編:洋洋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