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數字印刷技術的發展帶來的行業轉型引發了印企探索轉型之路的熱潮,求變成為國內印刷行業的主旋律,但是具體朝那個方向轉型,尚未形成統一意見。印刷企業的轉型首要是尋求新的利益增長點,大多數印企都是在被動求變,其結果是一旦選錯方向,發展就會走入死胡同。下邊我們就來討論下印企朝特種印刷方向轉型的可行性。
現今印刷企業處于轉型之期,都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那么特種印刷能否成為其選擇之一呢?在記者采訪中,王劍直言不諱,印刷企業進入特種印刷可能性很小。他認為,印刷企業的技術人員倒是可以進行跨領域的嘗試,如色彩工程師等,因為在特種印刷中也亟須對色彩敏感的人才。而印刷企業則比較難,將面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技術、不同的設備、不同的客戶,這都是企業進入特種印刷領域的障礙。從客戶范圍來看,以印花為例,企業業務中外單的比例極大。印刷企業獲得客戶資源的難度較大。
王劍認為,相比來說,包裝領域倒是印刷企業更可以轉型的方向。雖然企業也會面對諸多變數,但是就印刷工藝而言,包裝印刷是和傳統膠印最接近的印刷方式。王劍說,印刷企業轉包裝行業,不但可以轉,如果做得好,轉了之后還更有優勢。
以煙包為例,王劍介紹了云南的一家轉型后的煙包廠。因為煙包工藝中采用的幾乎都是專色印刷,這家企業利用自己在書刊印刷中的技術經驗,采用疊印的方式實現了專色印制的速度和質量,減少了調墨的供應量和生產環節浪費的時間。
特種印刷與傳統膠印在監管部門上也有所差異。前者涉及行業較多,如印花領域屬于紡織工業部管理,而后者屬新聞出版總署管轄范疇,跨度較大。
同時,王劍介紹,由于印花技術在后道工序中有蒸和洗環節,對水的消耗量非常大,因此內地的企業進入就有難度。而且進入的資金門檻較高。
對于即將進入的企業,王劍建議,首先要對自己進行準確市場定位,短期內數字噴墨對特種印刷的傳統生產方式并不是替換的關系,而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并存,因為噴墨印刷相對來說更適合于“短版”活件,有自己的局限性。因此企業只有在進入前進行理性判斷才能做出正確選擇。
印聯傳媒轉載自中國新聞出版網
相關閱讀:第186期印聯培訓分享專題
柯達破產保護與數碼印刷專題
富士施樂 施樂還是“施惡”
德魯巴印刷展充滿數字元素
惠普參展德魯巴 數字印刷是主打
轉型中的印企發展要選準主攻方向
分析印企發展戰略的五個問題
個性化推動家裝建材行業采用噴墨印刷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