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陳先保在創立洽洽之前,其實全國成規模的炒貨企業已經有500多家,形成品牌勢能的也有50多個,比如傻子、真心等大牌風頭正勁,而且小作坊不計其數,在這種行業里連生存都很困難,還要殺出條血路,談何容易呢?為了把恰恰的品牌打出去,他使出了四個營銷狠招:
1、設計要引人注目,包裝要高端
在街邊的傳統炒貨攤上,一般買完瓜子后都是隨手拿張報紙包上拉到,再高檔點的,塑料制的包裝袋顯得廉價庸俗。
所以陳先保決定先從包裝設計上入手,一定要有一種包裝袋讓人看到就聯想到恰恰。于是他精心設計出一種環保結實的紙制包裝袋,采用中國紅的牛皮紙,搭配豎式大信封,讓人看到耳目一新,產品的舒適質感和高端大氣迎面而來。

2、斥巨資打央視廣告
90年代末的品牌競爭還處于市場為王的階段,消費者對于各類品牌還比較模糊,誰能先把品牌知名度打出去,誰就能贏得先機,而陳先保就洞察到了這一規律。
洽洽瓜子第一年的賺了300萬,但陳先保卻非要砸400萬在中央一臺上打廣告。同行都說這人是不是瘋了,這種飛蛾撲火的舉動無異于自殺,連恰恰的管理層也都極力反對,甚至做好了公司倒閉卷鋪蓋走人的準備。
但陳先保再一次選擇堅持自己的想法,他寧可借錢,也要砸這筆天價廣告費!
結果央一廣告播出后,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洽洽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品牌,同年洽洽的銷售額突破了1億,都二年暴增至4億,短短3年,洽洽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瓜子第一品牌。
3、搞促銷就是要真誠,直接送錢!
陳先保這人,做事相當的簡單粗暴。
為了把恰恰鋪滿超市、食雜店和小賣部,他想出一個妙招——在整箱的洽洽瓜子中放入幾元至幾十元不等的禮金,開箱可見。陳先保這么一搞,超市的理貨員、蹬三輪的送貨員、食雜店的小老板都搶著拆洽洽的貨,一些經銷商經常迫不及待地要求洽洽給他們提供貨源。
靠這一招,洽洽迅速構建起深入底層、遍及全國的營銷網。
4、文創產品是品牌營銷的另一助燃劑
賣瓜子就好好賣瓜子唄,但陳先保偏不,他還賣卡片。
他不斷創制以唐詩、宋詞、朱德庸漫畫和金陵十二釵為主題的文創卡片,陳先保希望消費者在品嘗瓜子的同時,還能得到精神文化上的享受。
結果出乎意料的是,這些文創卡片竟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營銷效果,有的人沒記住洽洽,卻記得有種瓜子里有卡片,點名要買“有卡片的瓜子”。而愛收藏的消費者則對精美的洽洽文創卡片愛不釋手,據說,整套的“金陵十二釵”,網上競價一度高達200塊,而且還有價無市。
洽洽徹底火了,廠外等著拉貨的車排出去上百米遠,車間常年晝夜不歇,可產品依舊供不應求。
越是這樣,陳先保就越發不敢大意,他反復不斷地告誡員工:“產品是錢,質量是命,不能要錢不要命。”
20多年的時間,10塊錢一包的瓜子愣是被陳先保做成了幾十億的大產業,2008年,洽洽的銷售額首次突破20億,行業霸主的地位再也無人能撼動。
如今的洽洽已經遠銷歐美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了出口國家最多的中國知名品牌。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洽洽瓜子經常被搶購一空。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