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因為在管理領域的創新成就,張瑞敏多次獲得國際管理思想領域的嘉獎,他首創的“人單合一”企業運營管理模式,更是受到了全球管理學界及企業界的高度認可,也被認為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社會模式。3月7日,張瑞敏在哈佛大學就“物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作了主題分享,以下是部分分享,有非常多的干貨,其中的思路值得圖文加盟企業學以利用:

01“人單合一讓每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
全世界不管哪個國家,不管哪個民族,不管哪種文化,有一點完全一樣,就是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每一個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出來。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他說,人的幸福是可以自由的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力。人單合一就是讓每一個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海爾人單合一模式的價值主張,強調價值理性為先導,形成目的與手段的統一。海爾人單合一模式形成一個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協調一致的體系和機制。由于每一個人和用戶連在一起,我們把傳統的串聯流程變成了并聯流程,每一個并聯節點都為用戶創造價值,每個節點在為用戶創造價值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02“以用戶為中心”
企業里不管有多么好的資產都不可能增值,唯一可以增值的是人。把人的素質提高了,圖文加盟企業就可以增值。
互聯網時代必須把員工和用戶連接到一起。
德國工業4.0以智能制造為中心,COSMOPlat以創造用戶為中心。海爾COSMOPlat的互聯工廠并不是不要智能制造,但更重要的是服務用戶。海爾有一個指標是別的企業所沒有的,那就是不入庫率。產品不進倉庫,直達用戶家中。
企業運營管理理念就應該是25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經》中的一句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币簿褪钦f,企業和社會、和用戶的關系,不是去爭利,只管自己賺錢和長期利潤最大化而不管別人。企業應該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就像“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滋養萬物卻從不說是我的功勞。
人員理念應該從“股東第一”變為“員工第一”。股東只能分享利益,從來不能創造價值。員工第一,指員工和用戶的價值合一,員工能夠創造出用戶價值,股東價值也就得以實現了。所以,股東價值只是一個結果,卻不能成為宗旨。
03“踏準時代的節拍”
我們有一句話,“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彼械钠髽I,都不要說自己成功。我認為永遠沒有成功這個詞,因為所謂的成功只不過是踏準了時代的節拍。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不是規模有多大,而是能不能在不同的時代都踏準時代的節拍。
美國經濟學家大衛·梯斯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動態能力的戰略理論。動態能力的觀點認為,一個企業固然需要核心競爭力,但最重要的不是核心競爭力,而是更新核心競爭力的能力。很多企業有核心競爭力,做成行業老大,但時代變了,卻不能動態更新核心能力,那就死定了。
04“網絡化的組織”
海爾把傳統組織顛覆為創業平臺,平臺上沒有領導,只有三類人,平臺主、小微主、創客。三類人都變成網絡的節點,不是扁平化,而是網絡化。每一個節點都可以連接網絡上所有資源自創業。
05“物聯網時代是生態系統的競爭”
物聯網時代,企業一定要變成共創共贏的生態圈。
傳統時代是名牌的競爭,誰是名牌誰就贏;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平臺的競爭,誰的平臺大誰就贏;物聯網時代一定是生態系統的競爭,只有利益攸關各方都得利才能持續發展。物聯網企業的運營管理理念一定是社群經濟和共享經濟。社群經濟是以社群為中心組成的生態圈,共享經濟就是生態圈中的每個人利益最大化。海爾做的物聯網金融就是社群經濟加共享經濟。
產品收入符合邊際效益遞減的規律,而生態收入則可以使邊際效益遞增。進入物聯網時代,很多企業做的都是產品傳感器,海爾做的則是用戶傳感器。電商只是交易平臺,物聯網要求的不是交易而是交互,圖文加盟企業也應該重在體驗營銷而不是低價搶單。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