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據報道,移動互聯網興起掀起新一輪熱潮。谷歌、Facebook、雅虎和微軟等老牌互聯網巨頭面臨著新興創業公司的挑戰,紛紛改革,或收購新興應用,或重新設計服務。而以移動為導向的新興公司則占盡先機,摩拳擦掌,試圖趕在行動緩慢的老牌巨頭之前搶占移動市場。

今年是全球互聯網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年。今天,在中國這個全球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更多的人選擇通過手機而非PC上網。在北美和歐洲地區,這一趨勢也很明顯,另一些新興的互聯網市場也不甘其后,例如:土耳其、印度尼西亞。
對于谷歌、Facebook、雅虎以及微軟等互聯網巨頭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這些公司最早興起時,互聯網市場主打的是PC。
一些移動高管認為,這種轉變與傳統報業面臨的困境十分相似,即網絡引發的讀者流失。這種新趨勢給了移動導向的創業公司機會撼動目前的行業領軍企業。
Instagram以及憤怒的小鳥等應用走紅的速度令很多互聯網公司措手不及。這些應用在短期內迅速吸引了成千上百萬的用戶,凸顯出當前互聯網的轉變形勢。
Path應用CEO戴夫·莫林(Dave Morin)稱:“我認為如今向移動互聯網轉變的形勢正是1999年互聯網熱潮的翻版。”莫林創立了移動社交應用Path,叫板其前雇主Facebook。
Facebook在上市前幾周宣布以10億美元收購當時擁有5000萬用戶的Instagram,此舉震驚整個行業。從那時到現在,Instagram新增3000萬用戶。游戲開發商Rovio推出的游戲——《憤怒的小鳥》下載量超過10億次,該系列游戲最新版發布僅三個月下載量即破億——這樣的數據鮮少在傳統PC或主機游戲領域出現。
數十家應用導向的創業公司都試圖趕在行動遲緩的巨頭之前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
Path和Flipboard等公司宣稱,它們提供的用戶體驗優于其他社交網絡或雜志應用,更專注于速度和簡潔。相比之下,傳統網站卻很難將種種復雜的功能搬到小屏幕上。
隨著用戶紛紛轉向移動平臺,互聯網老牌巨頭正在被迫進行戰略轉型。這種轉型并非是簡單地針對小屏幕改造其服務,或者將現有的廣告模式套用到新媒體上,而是更深層次的轉變。
由于擔心會失去與用戶的直接聯系,谷歌已借助其Android平臺成功打入移動軟件領域。如今,為了能夠復制蘋果令人艷羨的高利潤及其全面掌控用戶體驗的能力,微軟、谷歌和亞馬遜已紛紛開始涉足硬件業務。
新興創業公司則宣稱,它們本身就是產生于移動互聯網世界,這給了它們很大的優勢。
“少了其他選項的壓力,創業公司得以專注于移動業務,把移動放在首位考慮,”手機/平板電腦新聞閱讀器Flipboard聯合創始人埃文多爾(Evan Doll)談到:“我們已經在出版業看到了相似的情形:印刷向數字轉變。堅持印刷業務得不償失,即使犧牲了數字業務也無法保全印刷業務。”
當然,傳統互聯網巨頭依然有其優勢–例如,盡管Facebook的移動應用廣受詬病,但這不妨礙其用戶數上億,下載量榮登蘋果App Store榜首。
然而,面臨著來自眾多應用的競爭壓力,傳統互聯網公司要想在移動平臺上保持其統治地位,比在桌面平臺上更難。
除了上述問題,傳統互聯網公司還面臨著另一個嚴峻的事實:沒有一家公司能保證,轉向小屏幕不會影響廣告營收。NBC首席執行官杰夫·扎克(Jeff Zucker)2008年曾表示,傳統媒體遷移至網絡平臺就像是用“數字美分替換模擬美元”。杰夫扎克的這句話或許同樣適用于今日的移動大潮。
許多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移動互聯網尚處于興起初期,目前盈利遠不及可持續模式的確立來的重要。
設計咨詢公司Ideo設計總監兼初期投資商湯姆·休爾姆(Tom Hulme)認為:“移動世界目前處于圈地階段,”
但對于互聯網巨頭而言,不幸的是目前為止大多數圈地行動都是由創業公司完成的,這些公司往往會效仿現有的桌面服務推出移動版本。
例如,雅虎照片分享服務Flickr的移動應用已經被Instagram等移動體驗更好的應用趕超。這些移動應用在兩年多點的時間內成功俘獲上千萬用戶。
本地商戶點評網站Yelp則面臨著來自Foursquare的挑戰。Foursquare是一款移動主導的應用,亮顯好友對本地酒吧、商店和餐館的在線點評,如今已獲得2000多萬用戶。雅虎、微軟和AOL的即時通訊服務也被WhatsApp Messenger等聊天應用擠出了移動平臺。
另一方面,互聯網老牌巨頭們也在加快步伐應對挑戰,通過并購或者再設計予以反擊。
Facebook已在加速營造其在移動互聯網的形象。除了收購Instagram以外,聯合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還將移動平臺作為考量一切新服務或功能的優先平臺。Facebook高層更是多次強調公司政策:Facebook已成為一家“移動優先”的公司。
Facebook在全球范圍內都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這首先就意味著公司需要解決手機用戶訪問Facebook的難題,不僅要考慮智能手機,還需考慮各式低端機型。Facebook已下定決心,深化用戶在移動平臺上的體驗,重新構思現有服務,使其更適合移動媒介。
Twitter首席執行官迪克·科斯特羅(Dick Costolo)上月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曾談到,如今,他將Twitter網站看作是引導用戶嘗試“核心”Twitter移動應用的“入口坡道”。
最近,谷歌收購了一款熱門iPhone電子郵件客戶端Sparrow,相當于默認了Gmail iPhone應用有待改進。
但有人持懷疑態度,認為上述轉變遠遠不夠。
“我們與旗下公司合作時始終在強調:僅僅是將原本為web而設計的服務改造成可以在移動設備上運行,還遠遠不夠,”Index Ventures合伙人丹尼·瑞莫(Danny Rimer)稱:“移動本身即是一個計算平臺,開發者必須重新思考,才能使一款服務本身就支持移動設備。”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