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移動互聯網出現了怎樣的趨勢?隨著碎片化產品的增多,各種細分領域的需求紛紛通過觸網和移動互聯的形式來顛覆了現有的生活狀態,打車、家政、客服、社交以及購物等,已經在移動端呈現出了很強的流量和用戶增長趨勢。隨著PC端產品業績的增長趨勢從十位數開始滑落至個位數甚至更低,移動端的產品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

當然,在互聯網世界的邏輯里面,這本身就是一個“騰籠換鳥”的戰略,原先PC端的用戶開始逐步向移動互聯的APP產品遷徙,而用戶使用習慣也會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也正因為如此,以手機為核心的移動智能平臺才成為了近幾年最受市場關注的創新產品之一。
特別是最近小米手機和美的,以及阿里、海爾和魅族之間進行的軟硬件之間的合作,使得未來移動互聯與智能終端的結合程度更為緊密。為什么現在移動互聯網開始重新看上了硬件廠商,并且開始朝著相互獨立的產業生態圈邁進?
一則是業內競爭,二則是有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特別是對于移動互聯公司而言,未來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用移動互聯網來顛覆線下的傳統設備,達到更高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在這期間,不論是魅族還是小米,其實本質上都是通過互聯網手段來建立自身的產業鏈條的,魅族積累的第一桶金最早源于魅族論壇上那些忠實的粉絲,小米CEO雷軍的互聯網思維營銷更是能寫好幾本書。
而國內的其他互聯網公司也有一直在嘗試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來建立能夠和自身業務系統匹配的子品牌手機,阿里云手機,360也于最近宣布要再次做手機,而百度、騰訊也基本上布局了ROM產品或者是第三方的ROM開發團隊,或者投資了部分的低端手機市場。
一窩蜂來做硬件,其實無非是看到了以手機為你載體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入口的重要性,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入口是一道命門,雖說如今搜索、社交、電商領域的入門級產品基本上已經很難被顛覆。但是,在支撐這些基本產品功能服務的底層服務,還有生態圈鏈條卻是一個較大的隱患,對于大多數互聯網巨頭而言,掌握了這些手機智能終端的底層服務,或者是技術進入標準,也就基本上從服務應用的角度來給整個行業進行了一輪的梳理和價值重估。手機是一個天然的移動硬件設備,就成了各大互聯網公司瞄準的對象,因為,與讓用戶主動更新和下載應用相比,系統預裝或軟件推送的指導下進行應用獲取更直接。
或許更大的想象空間在于移動智能設備和其他線下設備的連接,在物聯網時代中,不論人處在怎樣的外部環境下,都可以通過一些智能設備入口來接入智能設備集群。而手機作為現在最便捷和功能設置最全的移動設備終端,也就成為了最大的熱門。硬件,軟件,移動互聯,未來的產品粘合度也會更大。
當然,目前最有可能的是以手機為核心的智能家居,通過手機的快捷操作開控制智能家居的應用。智能家居領域的競爭早已告別了單打獨斗的時代,未來智能家居領域的較量將轉入生態鏈火拼、產品線平臺之爭。誰的平臺吸引了最多用戶,誰就有可能成為智能家居領域的領導者。而在小米、魅族這些具有互聯網運作思路的手機鏈條整合商和美的、海爾等傳統廠商之間的合作,一定意義上也就是在這個風口還沒吹遍全行業的時候開始提早布局。
所以,另一個角度而言,移動互聯網爭硬件,絕非簡單的用戶和產品推薦入口這么簡答,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是整合行業生態,打好底層服務基礎,為未來的開放平臺建立自身的影響力。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