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4G時代的來臨,使許多企業迫不急待地開始尋找基于4G的技術趨勢及應用,社交巨頭的騰訊也不例外,近期以來,“微社交”的概念頻繁被公司提及。

所謂“微社交”,指的是基于騰訊大的社交平臺,打造出“1+N”的移動社交分享模式,聚合包括微博、微信、微視、QQ空間等的社交產品。其目的在于通過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介質的交互運用,開創無縫隙、無障礙、立體化分享交流的多彩移動新生活。
“騰訊各個社交產品雖然在定位、傳播介質上不同,但并不是相互割裂而是有機聯系的, 微社交 的理念,在于超脫于單一社交產品,以用戶不同社交需求形成聚合,凸顯社交在移動互聯網的價值。”騰訊有關負責人表示。
CNNIC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4.2億,在整體網民中占比74.5%。其中,智能手機網民規模達3.3億,在手機網民中占比達79.0%。
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也帶動了移動社交產品的多樣性發展。從最初的手機QQ,到微博、微信,再到現在的微視,都聚集了大量的粉絲,社交分享的形式也從文字、圖片、語音拓展到了視頻。
這種變化背后的邏輯,則是近年來,社交網絡用戶已經越來越不滿足于在SNS、視頻分享、語音聊天、微博等某一單個的平臺安營扎寨,用戶因為具有關系的復雜和需求的多樣性,同時受到時間和經濟成本等客觀現實條件的影響,他們往往同時有著不同的需求。
騰訊上述負責人表示,通過“微社交”來打造一個移動時代的社交體系,用戶不同的需求越來越能在一個平臺以應用的形式輕松且融合地實現。
據了解,從騰訊目前的大社交平臺看,產品間的融合打通,已經讓用戶感受到“微社交”所帶來的便捷性。如手機QQ及微信在線時,可直接登陸微視,無需二次登錄,而微視拍攝的視頻,則可實時同步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和騰訊微博。無論是登陸賬號的打通,亦或是內容分享平臺的多個呈現,以此建構起騰訊的“微社交”戰略和體系,也是其它任何一個企業所不具備的。
從這個角度看,“微社交”所具有的傳播價值在于,具備了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和大眾傳播交叉融合特征,且集媒介融合、渠道融合、關系融合的傳播形態于一體。這就使得作為一種基于人際傳播和全體傳播的復合型傳播平臺,也具有滿足人際交流需要中對周邊環境和動態變化進行監測了解的功能。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微社交”超越單一平臺束縛,信息、用戶均以關系和需求為向導,以各種融合的機制、功能和應用所轉化并容納的大數據為鏈接,則正是融合社交的傳播價值和潛力所在。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