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移動互聯網時代真的到來了。CNNIC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3.4%,手機網民規模首次超越傳統PC網民規模(80.9%)。

“春江水暖鴨先知”,對于行業動向最敏感的莫過于互聯網企業了。
馬年春晚前10分鐘廣告基本被互聯網公司“包場”,微信支付、手機百度、360手機衛士等悉數登臺亮相。
分屬阿里巴巴和騰訊陣營的快的與滴滴今年展開了最火爆的打車軟件競賽,對用戶打車的補貼額度你追我趕,最高時達到每單補貼20元,堪稱“燒錢大戰”。
騰訊投資了大眾點評、京東,阿里巴巴拿下了UC瀏覽器、高德地圖,百度收購了糯米和91無線。
動作如此急不可待,就因為任何一場技術革命的發生都意味著游戲規則的改變和行業的重新洗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企業要想延續PC時代的輝煌或者搭上移動的快車,現在新的玩法是入口、應用和支付一個都不能少。互聯網企業看似眼花繚亂的拼搶和收購,主要是圍繞這三個方面進行的。
移動入口——商家必爭之地
公認的移動入口主要有三類,瀏覽器、移動App和移動搜索。移動終端屏幕的相對有限,意味著得到入口就搶到了移動互聯網的先機。
手握微信的騰訊拿到移動互聯網第一張船票后,阿里巴巴和百度坐不住了,不約而同地加快開發和對外收購,雙管齊下爭奪移動入口。
桌面搜索的老大百度,同時發力移動搜索和移動App。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認為,用戶同樣是搜索“麥當勞”,在電腦上的預期是出現麥當勞的官網,而在手機上,可能想看最近的麥當勞餐廳在什么位置、什么時候開門等。李彥宏還提出,“不要把移動服務過度地貨幣化”,因為百度想讓用戶知道移動搜索能做什么,并對其產生入口依賴。
百度在移動App入口方面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是推出自己的App“輕應用”,另一方面是收購91無線。用戶只要下載安裝輕應用App,就可以在上面體驗打車、找房等數十個應用,等于引入了從瀏覽器入口進來的流量。收購91無線的意義,對百度來說則堪比2004年收購hao123,hao123是PC互聯網入口,91是移動互聯網App入口。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在入口爭奪戰中顯得最為焦慮,因為今年春節微信搶紅包的熱潮和騰訊入股京東的步伐,都讓它深切感到了騰訊搶奪其第三方支付和電商等傳統優勢領域的咄咄逼人之勢。
阿里巴巴也是開發和收購并重。開發出移動即時通信軟件來往后,董事局主席馬云和CEO陸兆禧都呼吁全員推廣來往,馬云更言這是“阿里人在無線時代爭取生存權利的努力”。而其申請成為虛擬運營商的舉動,也被普遍解讀為是要獲取移動互聯網入口。
但來往的前景并不被業界看好,因為阿里巴巴不具備做社交軟件的基因,而用戶缺少在微信之外,使用另一款移動即時通信App的動力。阿里通信的虛商運營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因此,收購成為其“花錢買時間”的必然選擇。
阿里巴巴的收購和投資對象,包括UC瀏覽器、新浪微博、高德地圖以及移動社交App陌陌等,以迅速占領多個細分市場的入口。
而滴滴和快的“燒錢大戰”,實則是兩家背后的金主騰訊和阿里巴巴爭奪出租車這一移動入口之戰。
對于那些沒有實力推出自己移動入口的互聯網公司來說,以股份換入口不失為明智的選擇。大眾點評和京東商城均以讓騰訊入股的方式,獲得了騰訊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的一級入口位置。
打造閉環——建立商業帝國
如果說百度和阿里巴巴力圖避免在移動互聯網的入口處受制于人的話,騰訊則需要借入口優勢變現,收購各種細分應用成為其合理選項。
缺少電商以及線下基因的騰訊,在與京東商城的合作中,選擇甩掉包袱,輕裝上陣。騰訊將一直虧損的C2C平臺易迅的實體電商部分拋給了京東。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及其管理層表示,因為“為了贏得用戶垂青,我們需要聚焦精品”。實際上,騰訊投資京東、大眾點評和同程網的邏輯是一致的,都是由騰訊搭建流量平臺做好用戶前臺服務,京東、大眾點評及同程網分別提供線下的電商、餐飲及旅游的供應鏈、服務鏈和落地應用。
今年春節時,騰訊推出的微信搶紅包活動,表面是游戲,實質是騰訊力推移動支付之舉,目的就是打造從入口、應用到支付的閉環。這也是百度和阿里巴巴的共同選擇。
百度的輕應用可以解決應用、服務與移動用戶需求對接問題,照百度副總裁李明遠的話就是“輕應用開創了一種機制,能把移動搜索海量的長尾需求分發給開發者,同時為用戶創造搜索即服務一套完整的優質體驗”。而收購團購網站糯米,也是為了加強應用之舉。
隨著4月15日,旗下支付品牌百度錢包的推出,百度等于建成了自己的移動閉環:將各式各樣的移動生活服務與普通用戶直接“關聯”并精準對接——幫助商戶把信息呈現給真正有需要的消費者,讓消費者通過最簡單的方式完成對所需商品的購買,用戶的移動生活在“百度圈”中從“知道”變為“得到”。
此種閉環一旦形成,除了馬上變現外,沉淀數據的聚合效應不可限量。7月22日,阿里巴巴與中行、招行等7家銀行宣布深度合作,為中小企業啟動無抵押貸款計劃,最高授信可達1000萬元,基于的就是阿里巴巴平臺的交易大數據和信用體系。
電子商務一直是阿里巴巴的主業,而從其投資優酷土豆與合作進行藥品識別碼系統建設等舉動來看,阿里巴巴已將觸角延伸到娛樂和健康等移動互聯網新興的領域。
互聯網贏家通吃的戲碼,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以更殘酷的方式上演。如果說在PC互聯網時代,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分別是搜索、電商、社交等領域的一方諸侯的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巨頭不約而同地意識到,在爭奪移動端有限的窗口(手機屏幕)中,不能只擅長一個領域,而應該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以直接觸及并滿足用戶的各類需求,來搭建新的商業帝國。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