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一些公司老板或者管理者總是抱著一種“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心理,認為員工就是該為他工作,其實這是一種變相壓榨員工的行為,員工都不是傻子,如果進公司的時候是談好的薪資,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和任務量的增加,壓力也會越來越大,但是辛苦工作后發現和剛進來的時候薪資是一樣的沒有任何變化,這時候,員工的心理也會慢慢發生變化。
還有一些說教型老板,把這種變相的壓榨包裝成“我都是為了你們好,你們有壓力才會有東西,學更多的技能也是為了你好,”任務量明明多了,在他口中變成了員工工作效率低,只是一味怪員工,不去考慮公司本身條件和硬件是否跟上!
固定加薪法,包括:年末年初加薪,給員工帶來安全感;工齡工資,留住一些老員工;提升等級工資,增加員工提升個人收入的機會;職位晉升,留住核心人才;評優加薪,鼓勵員工更優秀的表現;達標加薪,給員工及時的認可與鼓勵。點評:因為與企業的共同利益粘合度不夠,所以通常加薪幅度不大、頻次少、不可持續。企業主動為員工加薪的意愿低。員工固定薪資水平越高,創造力就會降到越低。
特別加薪法,包括:私發紅包,具有一定的隱密性;增進補助,豐富員工的收入;目標獎勵,建立共同目標感;單項獎勵,給員工創造更多的獎勵方式與正激勵。點評:提高員工收入是好事,但要把金錢獎勵和物質福利明確分開,獎勵要與員工的貢獻相掛鉤,獎勵的形式必須是金錢,才能進一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彈性加薪法,包括:考核分類,激勵員工有更好的創造力與表現貢獻;KPI考核,要求員工達到更高的標準。點評:一切不以加工資為導向的績效考核都是失敗的。
大薪酬包法,包括:年薪制,讓員工關注整體績效;年終分紅,讓員工關注公司利潤,節約經營與管理成本;股權激勵,員工有歸屬感、凝聚力,留住核心人才。點評:薪酬激勵的兩化趨勢:一是短期化;二是中長期。年度薪酬不長不短,可以作為過渡性方式,但無法形成系統性模式。
增值加薪法,包括:KSF,極大挖掘員工的潛能,鼓勵員工資源創造價值與增值;短期激勵,多勞多得,減少企業人效浪費,不增加企業成本;成為合伙人,雙向驅動、增量價值。點評:讓員工為自己干,這樣的團隊才有狼性。當員工收入不斷提升的時候,不僅不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反而在促進企業利潤增長,這樣的模式才可持續,才能真正實現目標一致,利益趨同。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