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女性收入總額2014年將達到18萬億美元,女性的消費貢獻已形成 “女性經濟”,讓那些垂涎“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賺”的商人們趨之若鶩。

在此背景下,許多應時應景的女性產品和應用也著實火了一把。移動互聯網時代,女性消費市場的潛力不可估量,但真正抓住垂直領域的剛需才是商業秘籍,否則很快就會成為過眼云煙。
女性文化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雖然尼采、泰戈爾、朱光潛在男女性別差異上研究至今看似無解,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女性文化大有借勢崛起的苗頭。天性上的溝通優勢、表達自我的愿望、更強的敏感性、利用碎片化時間的絕技、消費的欲望和熱情,這些天然優勢恰恰契合了移動互聯網靈活多變的特性。感性與理性的碰撞下,在移動互聯網第四次革命浪潮中,女性相關細分市場或許也會爆發式增長。不再邊緣、不再柔弱,女性時代的契機已然到來。
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迅速普及,整個社會已從互聯網時代飛奔至移動互聯網新世紀。移動互聯網作為第四次革命浪潮,女性相關細分市場也爆發式增長,成為女性崛起的契機。
女性更善利用碎片化時間
男性角色有更集中化的傾向,比如,只要事業有成,家庭、晚輩或朋友角色都易被忽略。而女性在其多重角色之間,會被期待一專多能、平衡演繹,不想放棄事業,就必須平衡事業、妻子、母親、女兒、閨蜜的角色,否則會被“刻板印象”化。
因此女性在多重角色平衡演繹過程中,練就了利用碎片化時間的絕技。對于年輕職業家庭主婦,有大量空暇時間需要消磨,而移動互聯網正是極好的渠道。據一項研究報告稱,女性每月花在社交網絡的時間比男性高30%,女性占所有移動社交用戶的55%。
由此也凸顯出女性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
女性向右,男性向左
2001年,瑞典某心理學研究所做了一項試驗,讓參加試驗的男女分別嗅空氣、香草、無味的男女荷爾蒙化合物,再觀察他們大腦將發生什么變化。結果,無論男女,對無味的異性荷爾蒙都會產生反應。心理學家又要求他們在帶有氣味的襯衣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找出“涂有異性荷爾蒙的襯衣”。結果,女性的表現大大優于男性。
試驗結果說明女性具有更強的敏感性,可以及時把敏感意識轉化為行動,而男性則相對遲鈍。從生理角度來看,連接左腦(理性)和右腦(感性)的腦梁線,男性比女性要細20%左右,雖然感知能力差距不大,可由于男性的思維傳輸帶比較狹窄,就好比上網,男性在使用GPRS,而女性則使用WIFI。
生理和心理構造決定了女性向右,男性向左。女性用戶在產品選擇上更加感性,只要體驗感細膩、豐富和可信賴就能獲取女性用戶的喜愛。這便對制造商提出了對產品設計情感體驗上更高層次的要求。
女性有更強的消費欲望
關于消費,中國年度消費數據表明,全國75%的家庭總消費由女性決策,而根據阿里巴巴集團政策研究室透露的數據,阿里在線電商銷售額的百分之七十多也是女性消費者,兩數據不謀而合。所以說,女性用戶在移動互聯網上更有消費的欲望和熱情,愿意在移動互聯網產生更多消費,事實也是如此。
正是因為這些,所以我說移動互聯網正是一個女性時代崛起的契機。只有抓住女人的情感訴求和場景體驗,“抓住女人的心,才能抓住女人的錢包”。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